《
水星領航員 》是由日本漫畫家 天野 こずえ(天野梢)所創作的漫畫作品,如果包含前傳的《
水星領航員首部曲 (AQUA)》在內,作品從 2001 年展開連載至今,也已累積了 20 年的歲月。這部作品推出至今,雖已完結許久,對一些比較年輕的人來說,作品的名稱可能也有些陌生,但它仍被許多人認為是心中的治癒系經典。隨著動畫開播 15 週年,同時也是原作 20 週年的到來,官方推出了具有紀念意義的全新劇場版作品《
水星領航員 The CREPUSCOLO 》。究竟這部至今仍受許多人喜愛的作品有何魅力,讓我們藉由這篇簡單的入門,讓尚未進入這個世界的讀者,對於「ARIA」有個初步認識吧。
《水星領航員 The CREPUSCOLO 》
何謂治癒系作品
在進入作品介紹之前,讓我們先來聊聊什麼是治癒系作品吧。雖說「healing(治癒)」一詞存在已久,單以治癒系(癒し系)來說,詳細的起源時間已不可考,但這個詞主要是在 20 世紀末(90 年代中期)時,先以「治癒系偶像」這個名詞開始發跡。用最簡單的方式來形容,就是看到這偶像的演出,會讓人感到暖心,或者是讓人產生心境溫和的氛圍。而由此衍伸,治癒系影片、治癒系作品、治癒系男女,各類以治癒系作為發展的類別相繼誕生。
治癒系的誕生,或許也可以說是基於日本在 1990 年代時因為「泡沫經濟」造成景氣蕭條,導致日本進入失落的 10 年。M 型化的社會、年輕人對於未來的迷惘,社會陷入一片不安的氛圍下,也因此人們逐漸想尋求心靈上的平穩以及治癒,也因此「治癒系」這個類別的相關創作,便開始有了比較明確的分類與定義。
雖說這類型的作品存在已久,而每個人對於「治癒」的理解與認知多少有所不同。但治癒系作品通常都是被定義為能夠讓人舒緩身心、心靈得到根本性的放鬆,並且暫時忘卻現實上的煩惱。本篇所要介紹的《
水星領航員 》,就是被歸類在治癒系的作品之中。
作者簡歷
天野 こずえ(天野梢)是 1993 年時藉由「EARTH(アース)」獲得 ENIX 的新人獎獲得佳作、並且在同比賽中獲得 Big Step 獎,隔(1994)年以短篇「前夜祭」在 Fresh GANGAN 出道的漫畫家。而她首部長篇漫畫連載,則是從 1995 年推出的《
浪漫俱樂部 》正式展開。在《
浪漫俱樂部 》連載末期,推出了第二部連載作品《CRESCENT NOISE 魔音戰士》。除了兩篇連載作品外,天野梢本身也有出過《夢空界》、《
空之歌 》、《
空之歌 》短篇作品集。這時期的作品不僅奇幻色彩較重,在《CRESCENT NOISE 魔音戰士》一作的繪畫風格也與前作以及後續的作品風格差異較大,整體風格較貼近於當時的主流畫風。除了前面所提及的作品外,作者還有正在連載中的《
藍海少女 》,以及將自身育兒、生活經驗為主題的《
天野こずえ的寶貝經 》這兩部作品。如果仔細端倪這些作品,都可以看見作者將自身生活經歷加入之中的巧思。
《浪漫俱樂部》
《CRESCENT NOISE 魔音戰士》
而作者最廣為人知的,莫過於「愛貓」這點。《
水星領航員 》的原標題《ARIA》(劇中的 ARIA 社長),以及作中「姬屋」的姬,還有《
藍海少女 》中的茶顧問(亞里亞)跟公主也都是出自作者飼養的貓咪名稱。因此在她的作品中,除了可以看到作者將自家飼養的貓咪名稱在作品中出現外,單行本最後的後記以及感言,也常常可以看到作者的曬貓圖。
《藍海少女》曾與《水星領航員》展開多次連動企劃
在前面簡單的聊完治癒系的定義以及作者的簡歷後,讓我們來聊聊作品本身吧。《
水星領航員 》除了原作漫畫外,還有著遊戲、動畫、廣播劇等各式各樣的多媒體延伸創作。其中作廣為人知的主要就是在漫畫以及電視動畫的部分。漫畫可以說是作品的起點,但對於不少人來說,有著悠揚旋律的動畫則是認識這部作品的契機。
其實《
水星領航員 》最早漫畫的名稱為《AQUA》並非《ARIA》,但是就在 ENIX 在 2002 年內部經營路線分歧,導致不少漫畫家離開後,天野こずえ由原本的 ENIX 轉移至 MAG Garden,便開始用我們熟知的《ARIA》再度展開連載。中文版代理的東立出版社,則是使用《AQUA
水星領航員 首部曲》以及《ARIA
水星領航員 》的名稱區分。在後續發行的《
水星領航員 》完全版中,則是直接將《AQUA》的部份收錄其中,並且加入部分修正,改名為《ARIA The MASTERPIECE》。
圖為《ARIA The MASTERPIECE》封面
燈里、藍華、愛理須做為三間不同領航員公司的後進,共同砥礪成長
屬於新威尼斯的古典浪漫
「水星」那遙遠又熟悉的名稱,說起來有點饒舌,其實在故事之中,水星其實是由「火星」進行地球化改造工程後所誕生的結果。但因為火星極冠冰層的溶解量超乎預期,導致火星上有九成都被水覆蓋,因此火星就有了水之星球「AQUA」的稱呼。此外,雖說星球的自轉時間與地球相同為 24 小時,但由於公轉時間是地球兩倍的關係,所以水星一年有 24 個月,也因為如此,在水星上除了有生日外,還有所謂裏生日的存在。
現實的威尼斯,作為中世紀歐洲藝術以及金融的中心,同時也是義大利文藝復興的起點之一。地中海在當時的繁盛程度,加上威尼斯作為貿易的核心樞紐之一,自然促進了文化間的交流以及許多藝術家的誕生,威尼斯的玻璃製品時至今日仍頗富盛名。而威尼斯的建築型態,也一路從拜占庭式、哥德式、巴洛克式建築不斷累加堆疊,讓威尼斯濃縮了歐洲大半的藝術風格,同時都市也因為潟湖沙洲的地形因素,讓它彷彿是一座漂浮在水上的都市,浪漫之名便與威尼斯畫上了等號。
「新威尼斯(Neo-Venezia)」則是以地球上位於義大利的威尼斯為藍本重現。綜觀來看,在作品中所出現的各種節慶以及傳統習俗,除了威尼斯的傳統活動外,其中也有揉合了日本或者是自創的節慶與習俗。而在作品中,也可以看見像是日本千本鳥居以及攤販的傳統日式建築。所以作品並非單純地將威尼斯的古典浪漫代入,而是有揉合出屬於《
水星領航員 》自身的新威尼斯浪漫。
以威尼斯為藍本的「新威尼斯」
由於地理環境的因素,威尼斯除了龐大的水路系統外,陸地系統也是錯綜複雜,有著通往四面八方的巷弄通道,這也造就了觀光客初到威尼斯非常容易迷路的問題。而與現實相同,在新威尼斯中是禁止車輛通行的。因此,在新威尼斯主要還是得依靠包含貢多拉在內的各式船隻和空中機車移動或者是運送貨物,不然就得靠萬能雙腳了。在作中也提到,未來的地球為了美觀以及效率,在城市系統上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整合規劃,人們甚至不用出門就可以滿足所有日常所需。相較於方便的地球,遠在水星的新威尼斯簡直集合了所有不便。居住在新威尼斯的人們只能依靠水路或者雙腳步行,採購得親力親為或者是依賴送貨員以及郵差的幫助。
而在劇中的四大職業,肩負觀光導覽的領航員(Undine)、負責快遞的追風送貨員(Sylph)、控制氣象的看火人(Salamander),以及控制重力的地重管理人(Gnome),分別是以「四大元素」水、風、火、地之精靈的英文名稱命名,巧妙的將四種職業與元素精靈的要素結合。
在《水星領航員》的世界中,還有著追風送貨員、看火人、地重管理員這些較為特殊的職業
相較於現代都市,整體規劃都是以便民、效率為最優先考量。導致人們生活在現代庸庸碌碌,凡事只往效率看。新威尼斯藉由這種「不便」,讓人們生活在此處得放慢腳步,將自己的時間做更寬鬆的運用。在放慢腳步的同時,人們也開始學會如何發現自己身邊人事物的美好,尋找生活中平凡的樂趣,營造屬於自己的浪漫。這也是社會現代化的當下,人們最容易忘記的課題。
除了背景設定的巧妙外,《
水星領航員 》中角色們的關係與互動可以說是串起全作的核心所在。首先,《
水星領航員 》的角色數量不多,在故事中,故事主要都是圍繞在亞利亞公司、姬屋、橘色行星的六位
領航員,以及三位社長身上 ,接著以她們為核心再往外延伸至其他角色。(不過亞利亞社長有屬於他的專屬回,故事十分有趣討喜。)故事一直到 10 週年以及 15 週年的企劃中,才依序加入了三位新的主要角色。此外,雖然中文譯名在名稱的頭文字上有所不同,但如果從英文來看,主角們的名字都是以 A(ア)開頭,這也可以說是當初命名的巧思之處。
在那年代,像《
水星領航員 》這種故事很少發生重大事件、沒有敵對勢力登場的作品,雖不能說沒有,但可以說是非常少數。天野こずえ過去在接受訪談時也曾提到,《
水星領航員 》是以描寫「幸福」為概念的作品,藉由發生事件進而解決的描寫法是有其侷限性的,因此她想試著擺脫那框架嘗試自由創作,將自己喜歡的東西描繪成故事。當然,單純描寫所謂的「幸福」也有其難處,但對於《
水星領航員 》來說,就算故事描寫到負面情緒的誕生時,如何導向正面的思考就是重點所在。
拿漫畫來舉例的話,作者在描繪單元時,在分鏡以及對話的運用上,都具有她的巧思存在。角色們不會有過多的台詞或者是過分渲染的情緒,有時候只是藉由數格沒有任何對話的分鏡,搭配角色臉部表情的特寫,藉此讓讀者揣摩角色的情境,並且藉由劇情的推展,將讀者的情緒慢慢壓縮,並且在單元的尾聲以全頁或者是跨頁描寫的形式,把情緒一口氣釋放,將故事收尾。而通常伴隨著畫面所呈現的,只是一句再簡單、再平凡不過的台詞,但藉由這種情緒的壓縮以及釋放,將台詞賦予更多的意義。並且藉由具有張力的全頁作畫,讓讀者彷彿站在新威尼斯的街道,親身感受故事的魅力。
古典的城市、角色的日常,最後搭配上「奇幻」的要素,構成了這部作品。在《
水星領航員 》的故事中,有著不少奇幻的要素存在,其中有些溫馨、有些懸疑、有些卻帶點悲傷,屬於新威尼斯的「七大奇景」,就這樣穿插其中。
如果說故事純粹以日常貫穿全篇故事,或許會顯得有些許平淡,但如果奇幻的成份過高,又會與現實感產生偏離,《
水星領航員 》在這之中取得了很好的平衡點。在悠閒的日常生活中,適時的穿插奇幻要素,而這奇幻要素也作為故事的一條主線不斷進行著,讓讀者不會覺得突兀。這種現實與奇幻的交織而成的世界觀,為作品畫上一條模糊的界線,為作品在故事的架構上增添獨特性。
跟著燈里一步步發現新威尼斯的七大奇景
(圖片翻攝自台版代理書籍)
不過,在《
水星領航員 》中的奇幻,主要是藉由水無燈里的角度描寫,除了實際存在於新威尼斯的景觀外,其他人多半是以旁觀者的角度參與聆聽。為了不影響尚未接觸本作的讀者,在這邊編輯就不劇透所謂的七大奇景是哪些部分。隨著劇情逐漸步入尾聲,水無燈里也迎接了最後一個奇景的到來,可是在新威尼斯的傳說中,當七個奇景全部遭遇後將會有「大事」發生。這件事情燈里來說有點感傷,但就像作者所說的,本作是一部描寫「幸福」的作品,而燈里在故事中也成長了許多,因此最後的最後,燈里微笑著將這屬於她的奇幻結局告別。
在七大奇景最後迎接的是?
(圖片翻攝自台版代理書籍)
以音樂搭配美景,感動人心的動畫多部曲
接下來,讓我們來聊聊在 2020 年迎來推出 15 週年的動畫版本吧。在原作漫畫連載數年後,《
水星領航員 》迎來了第一次的動畫改編,並且找來 佐藤順一執導。動畫製作的部分,則是由 Hal Film Maker 負責。佐藤順一過去曾擔任過《
金魚注意報 》、《
美少女戰士 》、《
小魔女 Doremi》的系列導演,《
幸福光暈 》、《
萬花筒之星 》,以及同樣出自天野こずえ的《
藍海少女 》都是由他執導。其擅長兒童以及女性向作品,也有「催淚的佐藤順一」這稱呼,由此可得知佐藤順一在分鏡以及劇情上對於情感描寫以及拿捏的功力。
從這個角度出發,雖然燈里從實習生變成單手套的部份一開始略過了。但是她與藍華以及愛理須的相遇部分也因為這樣大幅往前,讓初次接觸《
水星領航員 》能夠更早認識這些主要角色們,並且在動畫中加強與小愛的連結,藉由這種方式讓動畫既可以保持原作漫畫的節奏,卻又能加入屬於動畫特有的敘事以及旁白要素。
作為故事核心的藍華、燈理、愛理須
回過頭來看,這種作品不僅能讓新觀眾快速進入狀況之中,在原作中登場次數較少的小愛,也藉由動畫的改編強化角色的存在以及立體,讓故事進入到終盤,甚至是 10 週年的《
水星領航員 The AVVENIRE 》後,都不會顯得突兀。
在 6 位角色依序登上完全版封面後,最後一集則是由小愛擔當
雖然有些人會認為動畫的畫風不如原作,但編輯卻有另一種看法。漫畫與動畫所需的美術技巧不同,如果堅持要將漫畫的原作風格重現於動畫中,勢必得花上大量功夫重現,而且不見得能將原作的氛圍還原。在動畫的呈現上,基於整體平衡感不被破壞的前提下,要如何重現原作要表達的「角色的情感」與「情境的氛圍」更為重要。分鏡的轉換、音樂的切入、情感的釋放上,動畫總是能在適當的時機發揮其作為動畫的優勢,將情感傳遞到觀眾的內心深處。
目前,《水星領航員》的原聲帶皆有在各大數位串流音樂平台上架,有興趣的不妨可前往聆聽
此外,《
水星領航員 》動畫在音樂上也下了不少工夫,他們找來了 Choro Club 搭配妹尾武,以 Choro Club feat. Senoo 的名義為系列作演奏音樂。在音樂中大量使用起源於義大利的樂器「曼陀林」,搭配上鋼琴、口哨、提琴等各式樂器,時而悠閒、時而輕快、時而哀傷,讓人閉上眼聆聽音樂時,新威尼斯的街景就會在腦中浮現。
在片頭、片尾以及插曲的部分,則是邀請了 牧野由依、河井英里、ROUND TABLE feat. Nino、新居昭乃等人負責演唱。在人聲曲(Vocal)的部分,則是維持了與配樂的一致性,有著緩慢、輕鬆的氛圍。而《
水星領航員 》的片頭曲,在當時則是採用了讓音樂與劇情同步展開的方式,雖說這方式在現在較為少見,但這種方式除了可以讓動畫有更多表現空間外,也能適當的為故事加分。
遺憾的是,為劇中雅典娜配音以及演唱歌曲的 川上倫子以及 河井英里,兩位分別在 2011 年以及 2008 年時過世,因此在《
水星領航員 AVVENIRE》故事中,雅典娜僅在回憶的部分以過去的聲軌重現,而在《
水星領航員 The CREPUSCOLO 》中,則是交棒給 佐藤利奈詮釋演出。
茅野愛衣因為《水星領航員》而成為聲優,在多年後參與了這部改變她人生的作品
而在故事連載過程中,天野こずえ也經歷了愛貓的逝世,故事中以及後記的部分多少有些隱喻或者是提及。人們終究會面臨與至親離別的那刻,但在離別後,我們該如何面對自己的心情,一直都是個難解的課題,對於作者來說也是,但她仍舊抱持著正面的態度傳達給讀者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