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互動娛樂(SIE)預定於 2022 年 2 月 18 日推出的 PS5 / PS4 動作角色扮演遊戲《
地平線:西域禁地(Horizon Forbidden West)》,今日(11/9)在 PlayStation 官方部落格公布遊戲登場機械獸的創作過程。
《
地平線:西域禁地》是 2017 年 2 月在 PS4 推出的《
地平線:期待黎明》的續篇作品,由曾打造《
殺戮地帶》系列的 Guerrilla Games 團隊開發。延續前作故事劇情,以末日浩劫後千年的美國為舞台,玩家將再次扮演諾拉部族的機器獵人少女亞蘿伊,為了調查致命的神祕疫病,而前往西方的未知險境展開新冒險。
塑造與再現:《地平線:西域禁地》中氣勢凜凜的機器
後末日金屬怪獸橫行,Guerrilla公開升級的殺傷力細節,並親授生存祕訣
Bo de Vries
社群負責人
地平線的世界棲息著先進機器 —— 這些高科技的機械獸成為地球的主宰,並以地球上存在過的恐龍、史前哺乳動物及鳥類等生物為原型,有各種大小和外形。它們威猛而又凶悍,對亞蘿伊的任務推進構成了嚴重的威脅。
《
地平線:期待黎明》裡的機器也會在即將發行的續作《
地平線:西域禁地》中現身。比如「守視者」,這些形似小型獸腳類恐龍的機器生物經常會巡視大規模獸群並搜索潛在威脅。或是「牙口獸」,這些類鱷魚的致命怪獸原本是被造來淨化水質,後來因為「狂潮」而變得極為兇猛。
西域禁地還有新的危險出現…… 在實機遊玩預告片中,亞蘿伊就遇到了幾個,像是動作敏捷的「爪步者」以及致命的類長毛象「撼牙獸」。此外,當然還有更多要對抗、駕馭或躲避的機器,所以扮演亞蘿伊的你在這些荒地上可要準備好隨時應對各種情況。
令人生畏的金屬怪獸
首席機器設計師 Blake Politeski 從《
地平線:期待黎明》最初構思首批機器以來就跟 Guerrilla 合作至今。這次為了即將推出的續作,他與美術素材負責人 Maxim Fleury 及其團隊(還有其他團隊)一直共同努力開發很棒的新內容。
「我們在地平線的世界裡探索新的領域,」Blake 娓娓道來:「釐清不同生態區生活的機器類型,它們彼此之間的互動、與環境之間的互動,以及與人類之間的互動方式,是很有趣的事。機器是這個世界所謂的守護者,它們如何執行職責,玩家又如何利用這些行為來取得優勢,都很值得我們反覆琢磨和玩味。」
「在《
地平線:期待黎明》的開發期間,我們有各種天馬行空的想法;當然,不是每個點子都能納入首作,但我們終於能在《
地平線:西域禁地》讓先前不可行的創意與新穎概念相輔相成!」
Maxim 詳加說明:「Blake 的團隊為我們提供一份設計文件,描述機器的大致造型、有哪些類型的互動零件、以及能夠施展哪類的攻擊。我們有一些高端的繪圖可以更進一步闡明該文件,不過真正的視覺設計則交由機器人和武器素材團隊負責。」
「接下來,概念美術師就會提出 3D 概念圖,再經過美術指導、遊戲設計、動畫及技術美術團隊的多重審核,直到大家都滿意為止。我們會建立模型、綁定骨架和製作動作,看是否一切都能按需要運作,之後機器人和武器素材團隊的模型師會接手,加入所有必要細節。由不同團隊進行反覆修改後,模型又得再次完整地製作動作、上色、添加紋理,以及經過審核,最後才能加入遊戲,取代臨時模型。開發每一個機器的過程都費時許久!」
擴大機器種類
《
地平線:期待黎明》裡有超過 25 種不同的機器,完成它們的製作絕非易事。「我們在前作中必須先建立基礎,」Blake 表示:「於是我們從定義不同的職責著手。守視者就像是保全攝影機,清野者則像是執法者,諸如此類。確立了基本的作用,我們就可以透過搭配機器人設計、獨特技能和特色,以及酷炫的武器與攻擊,在基礎上好好地延伸發展。」
「我們在《
地平線:西域禁地》裡進一步擴大機器的種類。舉例來說,我們想要一個比閃光鷹稍大的飛行機器,於是就有了日翼者,不過它需要有契合這世界的定位和作用。於是我們研究了各種會飛的爬蟲類及原始鳥類來激發靈感,想出它們的翅膀能在晴天時收集太陽能這個概念。這也衍生出一個有趣的遊玩變化:日翼者在收集太陽能時不堪攻擊,而在閒置時則會對潛在的獵捕者更警覺。」
「我們以這類的獨特行為作為基礎,並在確立其機器定位時再予以擴充。我們總是希望確保各機器彼此相連,以發揮更大的用處,讓整個機器生態處於合諧的狀態,就像在現實世界中那樣。」
打造出真實的世界向來是 Guerrilla 的主要重心,而這也包括在《地平線》世界中創造出栩栩如生的機器。「在《
地平線:期待黎明》裡開發的設計語言對我們仍然極為重要,」Maxim 解釋:「同時,我們也要讓新機器獨特而與眾不同,為玩家創造出更廣大的世界。《
地平線:西域禁地》裡的機器會有更多功能,從設計的角度來看,這確實是個挑戰,但願能在每一場對戰中,賦予玩家獨一無二的新體驗。」
新的危險勁敵
在前一篇部落文當中,我們介紹了亞蘿伊在西域禁地裡學到的技能與戰鬥招式,其中有些在面對較強大、敏捷和致命的機器時十分管用。
「亞蘿伊將使出各種類型的武器和彈藥,才足以對付不同的機器!」Maxim 強調:「在此不做任何劇透,我只能說玩家可以使用多種方式來擊敗各別機器。我們透過機器設計讓玩家得以清楚判斷,並新增紋理來顯示機器的弱點或互動元件。你需要仔細研究各個機器來找出不同的應對之道。」
Blake 補充:「許多機器都有不同的武器和行為可利用,來為玩家創造優勢。這不僅是指射下其元件來使用,玩家可在某些機器進入較被動的狀態時伺機潛近。舉例來說,假如有機器正在挖掘地下資源,就會產生大量灰塵,讓亞蘿伊用作視覺掩護,悄悄逼近。」
「《
地平線:西域禁地》裡的機器幾乎在你能想像到的各方面都更具機動性 —— 跳躍、游泳、攀附表面等等,而亞蘿伊勢必也得跟進,因此我們設計了新的移動機制來助她一臂之力。此外,我們也更著重加強亞蘿伊在進入交戰之前的勘察力與計劃能力,這也包括意外狀況時的脫逃能力。」
不論是攀爬,還是使用煙霧彈來逃脫等動作,都讓亞蘿伊在對抗機器時略佔上風,但改良的並不只是遊玩機制。雖然西域禁地裡的機器更危險,但玩家可以透過聲音提示來了解它們的行為並預測其動向。舉例來說,機器在閒置、發出警訊和發動攻擊時都有特定的音效。本作 PlayStation 5 版在 3D 音效的加持下,識別度會更加精確,如搭配立體聲耳機(類比或 USB)等其他相容裝置使用,更能在遼闊的世界中,精準掌握周遭環境。
有請撼牙獸
在《
地平線:西域禁地》實機遊玩預告片中,亞蘿伊正面迎戰迄今最大型的敵手之一:撼牙獸。看起來十分震撼,要打敗它也不容易。
Maxim 解釋:「撼牙獸是以長毛象作為設計基礎,我們也藉此向史上電影作品中的雄偉戰象致敬。它具備多種不同的攻擊能力,並且全身配置了各種槍械。除了能在近戰中以象牙發動攻擊,它還有不同的元素武器可用。我們在預告片中看到的那隻撼牙獸是由提那科的反叛陣營所操控,不過你在野外也能看到它們的蹤跡。」
「它就像是中世紀時用來攻擊要塞的戰象和巨大攻城塔的混合體:堅不可摧、移動緩慢、火力強大,」Blake 回想其特色:「這讓我們萌生了撼牙獸的設計概念:全副武裝但行動遲緩,近乎所向披靡。在《
地平線:西域禁地》裡,人類敵陣可以操控機器來作戰,因此我們索性將兩者結合,創造出自家的『戰象』版本,讓人類可以從其上架設好的座位向亞蘿伊開火。」
「再回到先前提到的機器生態系統,它的創造是為了維持地球的平衡狀態,避免人類再滅絕生命。撼牙獸被設計成為戰鬥機器,負責保護其他機器物種,確保它們在不受人類干預下各司其職。」
Blake 和 Maxim 都同意撼牙獸是本作最難對付的敵人之一,玩家必須準備充足才有勝算:「我們建議玩家利用陷阱再加上拉鉤發射器。雖然緩慢,但動起來還是能輕易踩扁亞蘿伊,所以玩家要隨時準備閃避。最後,要小心它的噴火象鼻…… 」
駕馭座騎扭轉形勢
儘管幾乎每隻機器都很好戰,它們對地平線的世界仍可謂貢獻良多,有時也會為亞蘿伊的冒險旅程提供助力。就以長頸獸為例,它們並不具敵意,事實上,一旦覆蓋它的指令,亞蘿伊還能獲得情報和指示!
「與《
地平線:期待黎明》相似,亞蘿伊能覆蓋機器指令,與之並肩作戰,」Maxim 解釋:「這回我們加入更多的座騎可供探索和騎乘 —— 實機預告片中就可看到亞蘿伊騎坐在爪步者身上。」
Blake 補充:「有些機器甚至可能在無意中幫亞蘿伊一把!如果有機器正在尋找亞蘿伊也恰好在搜索的資源,那只要她夠機警,就能夠跟著機器找到貯藏處。此外,透過覆蓋指令,亞蘿伊也可以控制機器的某些行為,將它們變成攻擊或防禦狀態。」
Guerrilla 團隊成員最期待的一件事,就是想知道玩家會喜歡哪些新機器。當然我們工作室都有各自的排名,像 Maxim 就最喜歡雷霆牙!
「它是《
地平線:期待黎明》裡第一隻概念明確的機器,所以一直深得我心,」他笑道:「我喜歡它的設計及特性。相較之下,在《
地平線:西域禁地》裡,我最喜歡的是挖掘者:精實的小型機器,如果掉以輕心,就會招架不住。」
那 Blake 的最愛呢?「風暴鳥;它是我們最早的設計之一,那時候我們正試圖釐清這些機器的定位。當時我向一位同事極力推薦,說它聽起來像結合了戰鬥機的老鷹,同時又具有元素特性,可以從高空帶著電流而降。它會像閃電一樣襲擊玩家,並在落地時爆炸!我們的遊戲總監正巧聽到這段對話,便回頭說:『聽起來很棒!』於是風暴鳥的定位就此拍板定案。」
「我的最愛絕對是齧殼獸。這隻機器的概念從首作開始就在我腦海中蘊釀著,真高興看到它終於出現在《西域禁地》!它的體型龐大,有多種能力,定能讓玩家感到新鮮刺激 —— 結合來自電影和真實生活中的靈感,還有我們自己的一些奇思妙想。我期待看到玩家對這隻機器的反應,相信玩家也一樣期待親自操控它。」
※ 遊戲內容推出日期可能根據不同地區/國家而有所調整。
※ 以上內容如有任何修改,恕不另行通知。
遊戲資訊
© 2020 Sony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 Europe. Published by Sony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 Europe Ltd. Developed by Guerril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