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GNN投稿

【GT:跨界玩家】玩遊戲成為真正的賽車手,真的可以是個正經事【影評|半瓶醋】

半瓶醋 | 2023-08-10 01:33:48 | 巴幣 1140 | 人氣 3199




身為一位從PlayStation的第一代主機一路玩到第四代的老TV Game玩家,由Polyphony Digital製作的【跑車浪漫旅】(Gran Turismo)對我來說絕對是如雷貫耳的一款遊戲,這款作品從PS第一代主機時就已經是索尼當家的賽車遊戲,從1990年代二代開始,就已經標榜著收錄多樣真實賽車、真實賽道,甚至連儀表板的內裝也忠實收錄、汽車的引擎聲也特地用麥克風收音。然後這款遊戲大概也是所有賽車遊戲當中,很罕見的要求玩家要考駕照通過才能夠跑比賽的一款遊戲。

由於擬真度高,【跑車浪漫旅】在玩家群當中有極高的人氣,這股人氣就我的個人經驗當中,PS3主機上發行的GT5發行時,是這款遊戲在台灣最熱的時期,當時一度造成方向盤、賽車架等週邊在市面上被搶到缺貨的熱潮,但是這款遊戲由於太過於標榜「擬真」,娛樂度相對的就不比【極速快感:超熱力追緝】這類注重衝撞娛樂的作品,而且遊戲製作人山內一典製作遊戲的時間相當的長,一款遊戲的製作期動輒拉長到六七年之久,同時期,號稱「車槍球」代表的【極速快感】系列幾乎是一年就推出一款作品,再加上同時期的動作遊戲如【四海兄弟】、【俠盜獵車手】這類作品也多半加入了可以開車的遊戲內容,純粹的賽車競技遊戲慢慢在玩家的選擇當中陷入邊緣化,到了PS4時代,會玩【跑車浪漫旅】的玩家就慢慢的只剩下對開車有極度熱愛的少數。

然而【跑車浪漫旅】系列對於我們這種六七年級世代的遊戲玩家的生活影響是相當深遠的,這種影響甚至在台產電影的【速命道】當中都仍不斷的出現,片中飾演主角的瘦子與他的哥哥,房間裡頭擺著的就是一款PS時代的GT2。

而這款賽車遊戲當中的名作要改編成電影的消息其實在多年前就已經聽聞,但是老實說那個時候我聽到的時候並不特別以為然,畢竟索尼製作【跑車浪漫旅】的速度是有名的龜速,等到拍電影也是要等到猴年馬月,再加上遊戲本身其實沒有故事可言,玩家自己有自己的生涯模式,劇本的創作自由度相當高,但是我那時候的想法是,如果要拍【跑車浪漫旅】,那跟一般的賽車電影又有什麼不同呢?

看完電影我才發現我想錯了,這部電影是改編自2008年至2016年間由日產汽車與索尼互動投資製作的真人實境秀【GT學院】當中的畢業生揚馬登伯勒由遊戲玩家成為職業賽車手的真實案例。




真人真事改編,又找了以【第九禁區】、【成人世界】等片聞名的導演尼爾布隆坎普,【美國狙擊手】的編劇傑森霍爾與【金牌拳手3】的編劇札克貝林共同撰寫腳本,而且還網羅了奧蘭多布魯、大衛哈柏、吉蒙昂蘇等演員出演,【GT:跨界玩家】不但是一部超大型的索尼娛樂企業形象廣告,也同時是一部青少年賽車版的【洛基】,而且在情感面上呈現的相當有味道。

電影的開場,亞契馬德維飾演的揚馬登伯勒在家中剛獲得訂做的方向盤,沈迷於【跑車浪漫旅】遊戲的排位賽,然而不久他的父親就出現了,邀請他出門踢足球,在遭到兒子拒絕之後,丟下了「你不要老是在房間裡頭玩遊戲,過一點真實的生活吧」這句話就離開了。

這對父子關係的戲,在一開場就已經說出了所有遊戲玩家都或多或少曾面對的問題,看樣子,不只在台灣,全世界的電玩遊戲玩家們,應該都遭受過家長或長輩看不起的眼光,揚馬登伯勒的家庭是個中產階級,對他們而言,有望成為職業球員的弟弟才是父親眼中可以翻轉階級的成功模式,大學輟學、成天待在房間裡頭玩賽車的揚在家人眼中根本就是「無能」的代表,而揚口中「成為一個賽車手」的夢在父親眼中根本不切實際,一來家中沒有財力,二來靠著玩遊戲就可以當賽車手?這簡直癡人說夢。

而同時,由大衛哈柏飾演的退休賽車手傑克索爾特則遇到了奧蘭多布魯飾演的丹尼摩爾邀約,希望他能參加索尼與日產贊助的GT學院計畫的教官,身為賽車界老將的傑克索爾特,雖然覺得「將電競玩家訓練成職業車手」的企劃根本是場兒戲,但自己的工作環境當中卻不滿於當家族富裕卻態度倨傲的年輕賽車手的保母,因此接下了這份他並不認為會成功的工作。




而接下來,故事的主角揚馬登伯勒,就一直持續處於「證明自己」的課題當中。

電競高手要成為賽車手,本身要面對的問題一一出現,揚不但的外在條件的體能不夠,內在條件,面對開車的現實膽量也需要考驗。而周遭的人們,從對手、夥伴、到為車輛保養維修的工作人員,幾乎是每一個人都不相信揚能夠成功。教官每天給予高壓的訓練,一個個的把受不了的學生剔除、保養的人員會敲敲車窗,語帶嘲諷的問他現實開車是不是跟玩遊戲不同,就算真的進入賽道開始比賽,別的車隊的對手也將他視為眼中釘,在那些從小家中就有財力培養他們開卡丁車開始,一路從跑車、GT車賽爬上來的職業車手們的眼中,揚馬登伯勒更像是一個無視他們的資歷,空降下來跟他們比賽車的幸運兒,這也讓揚馬登伯勒在參與巡迴車賽的旅程當中,必須要加倍的投入努力去證明「自己夠格」。

而得到師父的認可之後,揚還必須要獲得世俗的認可,必須在大賽當中得到「前四名」才能夠得到「執照」,然後他還得面對車禍意外所造成肉體傷害、輿論批判與自我恐懼。




身為「跨界」者,揚只要一犯錯都必定會被放大檢驗。車子開不快?操控的不好?一定因為他平常都只是玩遊戲,絕不是車子有故障!在賽道上失控,意外撞毀護欄造成事故!?一定是因為他平常只會玩遊戲,所以對路況與現實環境缺乏經驗與訓練!

這些質疑與批判對揚都是他勢必必須背負的十字架,他是個「跨界」者,這個計畫違反所有人對於賽車的認知與習慣,因此只要有任何問題,身為中心人物的揚都是千夫所指的焦點。整整130分鐘的電影,作為學徒的揚就這麼一步步的證明自己,讓原本對他不抱期望的師父開始相信徒弟的實力,最後,電影還要讓徒弟超越師父的經歷,到了那個時刻,揚才真正的成為「一位賽車手」。

而到最後,對於主角揚而言,他成功最大的獎賞,並不是「得到大賽得獎盃」,而是原本只在乎弟弟足球成就的父親,終於坐下來看賽車轉播,而且親自來找兒子,對他承認自己錯怪了兒子的努力。

而【GT:跨界玩家】全片最大的成功,就在於找了吉蒙昂蘇來飾演揚的父親,吉蒙昂蘇自片中一段與兒子和解的戲,老淚縱橫地跟兒子摟抱在一起痛哭的情感渲染力,讓整部電影不致淪為單純的索尼宣傳廣告,而是實實在在地足以打動觀眾的同理心。




但我看到最後也有些感慨,對於本世代的年輕族群而言,「成功」所代表的,是「證明自己值得被尊重」,【GT:跨界玩家】全片,主角就是持續在「爭取認同」,對教官、對贊助商、對整個輿論、對父親,甚至是對同賽道較勁的車手們都是。對於他們而言,上一代父輩們成功定義裡的「自我成就」(【賽道狂人】的肯邁爾士、【決戰終點線】的尼基勞達與詹姆斯亨特都是),都是必須要在「證明自己」之後才能去實現的,而【GT:跨界玩家】就像1976年的【洛基】一樣,對於主角的「成功」描繪相當的小確幸,【洛基】當中的席維斯史特龍最後仍是打不贏拳王,只是用盡一切證明了自己在擂台上值得被尊重。而對於主角揚馬登伯勒而言也是如此,他的生命旅程所嚐到的成功果實,是父親給他的摟抱、教官對他的肯定,以及維護車輛的技術工作者不再當他是菜鳥,而至於比賽?只要贏了含著金湯匙開車的驕縱對手就已經是成功了。




除了細膩的劇情之外,【GT:跨界玩家】在視覺上擁有精美的賽車場景、唯美的賽道細節以及轟鳴的引擎聲,在IMAX銀幕底下觀賞全片,相信對於愛車人士而言,此片會是一部聲光效果卓絕的鉅作,而劇中頻頻作為背景角色亮相的遊戲製作人山內一典與不時刻意地穿插的遊戲畫面,以及片尾遊戲工作室當中掃描各大廠牌名車的攝影棚畫面,也會讓玩家們看完電影會興起一股想去玩【跑車浪漫旅】的衝動,可惜作為老遊戲玩家身份的觀眾而言,遊戲中的開場名曲Moon Over The Castle在片中僅僅驚鴻一撇,實在有點可惜,整部【GT:跨界玩家】應該可以在連播數次的肯尼G與恩雅之外把這首遊戲界名曲找到一點地方擺放才是啊。那首歌是如此的熱血,實在應該要當作片尾頒獎大結局的音樂才對啊。
送禮物贊助創作者 !
0
留言

創作回應

kaizu
這劇情是閃電霹靂車ZERO吧?
2023-08-10 15:18:13
豪哥遊戲間
沒記錯的話,電影裡一閃即逝的那位壽司師傅,應該才是山內一典本人才對
2023-08-10 16:24:31
紳士
https://truth.bahamut.com.tw/s01/202008/f63e8b1450befbb0247a085f12c43227.JPG
2023-08-10 16:34:07
追蹤 創作集

作者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