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Slant Six Games 開發,CAPCOM 發行的《
惡靈古堡:拉昆市行動(Resident Evil: Operation Raccoon City)》,在去年的 E3 展上一推出遊戲影片,便成為眾多玩家們關注的焦點。
本作以既然惡靈古堡系列最著名的城市為名,當然故事也與同樣發生在拉昆市之中的惡靈古堡二代息息相關,甚至可以說就有如它的「Dark Side」一般,補完了許多玩家看在本傳故事中看不到的黑暗面。不僅首度讓玩家有機會由系列作中一貫的反派方「雨傘公司」的角度來進行遊戲,更顛覆了傳統惡靈古堡的操作方式,支援四名玩家同時連線進行遊戲,融入更強烈的動作與射擊元素,是款與系列作有著截然不同風格的獨特外傳作品。
|
負責處理雨傘公司機密的「USS」小隊 |
|
可供四名玩家一同連線作戰 |
《拉昆市行動》的劇情與二代一樣是發生在 1998 年,因為座落於附近的「雨傘公司」開發設施病毒外洩的意外,拉昆市在一夕之間成為了滿佈殭屍的死城,知道茲事體大的雨傘公司,動員了旗下的所有私兵部隊投入拉昆市,以湮滅一切與雨傘公司相關的證據,而其中最為精良的部隊,就是被稱「USS」的單位,專私處理公司重要設施的機密與將生還者滅口的工作,就在二代兩名主角「里昂」與「克蕾兒」抵達之前不久,玩家們所扮演的「USS」六名精兵,早就已經悄悄的在拉昆市之中展開了行動...
|
2 代中的老場景之一:拉昆市警局大廳 |
|
比里昂還有克蕾兒更早一步進入拉昆市 |
|
玩家們熟悉的角色也都會一一出現 |
|
看到熟悉的老面孔感覺十分親切 |
不過千萬不要以為城裡只有會動的死人,除了殭屍之外,為了調查感染情況與搜救生還者,大批美軍的特種部隊也在這個時候抵達,這個狀況對 USS 所接到的收拾善後的任務來說,當然是一大阻礙,同時,雨傘公司自家產的生物兵器也會出現,不過牠們當然是「不認得你」的,所以玩家們除了殺殭屍之外,還要面臨多方的敵人,火力強大的美軍當然不是好惹的,但是跳來跳去的「利卡」、「獵人」可是更加的棘手。
所幸玩家們所操作的 USS 隊員也都身懷絕技,每名隊員都有各自的武裝與兵種專屬的特殊能力,例如隊長 LUPO 的兵種是突擊兵,特殊能力就是槍枝攻擊力增強,而偵查兵 VECTOR 所穿的斗篷可以讓他暫時隱形,配合本作中才出現的各式特殊體技攻擊,我們才稍稍可以控制住場面,至於遊戲內各類型的武器與新技能,則可以透過每關結算後獲得的經驗值來解鎖。
|
雖然是同一間公司的員工,但是暴君可不認識你 |
|
偵查兵的特殊技能:隱身 |
而《拉昆市行動》最大的特色,就是這個夾雜了殭屍與生化武器的混亂戰場,在火線上晃來晃去的殭屍雖然很礙眼,但是有時也可以成為助力,例如可以抓住殭屍來當做肉盾,暫時擋幾顆子彈,遊戲中還有一個特殊的「出血」設定,無論是敵我角色,只要一次受到極大傷害便會流血不止,此時不但傷者會畫面模糊,附近聞到血腥味的殭屍更會全體抓狂,朝出血者圍攻,這種特殊設定也可以成為玩家們戰術手段之一。
另一個更須注意的重點,就是 USS 的隊員們並不像是系列作有頭有臉的主角們,被殭屍啃了都沒事,在《拉昆市行動》中,只要玩家被殭屍襲擊受傷,就有一定的機率被感染 T 病毒,同時角色也會慢慢扣血,萬一沒來得及使用紫色的疫苗噴霧治療,該角色就會在死亡後變成殭屍發狂攻擊隊員,避免危險,這個時候就先送他一發子彈比較實在。
|
帥氣的割喉體技 |
|
可將殭屍當做肉盾來使用 |
|
本作的多種體技之一 |
看到這個介面就知道,《拉昆市行動》整個遊戲就是以多人連線為重心,除四名玩家可以一同連線合作進行故事模式之外,支援八名玩家四對四的對戰模式也是本作的重點之一。
對戰模式共分為四種,其中比較傳統的兩種模式:「TEAM ATTACK」和「BIOHAZARD」,其中「TEAM ATTACK」模式就是像中間多了殭屍的團隊死鬥,除了殺敵人有分,宰掉場上的生物兵器或是殭屍也有分數,至於「BIOHAZARD」模式則就是射擊遊戲常見的搶旗,只是這次玩家們搶的是病毒疫苗;而「HEROS」和「SURVIVOR」就比較特別,「HEROS」雖仍是以團隊死鬥的模式進行,但玩家可以操作惡靈古堡系列作中有頭有臉的主角們,先宰掉另一隊全部玩家就獲勝,而「SURVIVOR」模式則是四種模式中最特殊的,首先玩家要撐過救援直升機來的倒數時間,在這個階段遊戲比較類似持久戰,玩家們必須團結抗敵,才能在排山倒海而來的敵人中活下來,好不容易盼到直升機趕來,恐怖的事情發生了:「位子不夠」,接下來玩家們得做什麼就不用說了吧?
|
每名小隊成員都有不同的職業技能 |
|
槍枝武器可以利用經驗值來解鎖 |
相較起 6~7 小左右的單機遊戲時間,線上模式的耐玩度更是高出許多,因解鎖的武器與技能是線上單機共通使用,有興趣的玩家們不妨早一點開始線上模式。
(C) CAPCOM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