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薄廉價化的發展趨勢 今昔遊樂器主機改版歷程回顧(次世代篇)

(GNN 記者 Sam 報導) 2009-10-12 12:59:32

  在舊世代篇談完許多發思古之幽情的眾多舊世代遊樂器主機改版歷程之後,本次的次世代篇將正式邁入新一代玩家仍熟悉的首波次世代遊樂器主機改版歷程,從 1994 年的 3DO 開始,一路到 2000 年 6 月推出的 PSone 為止。

  1994 年可說是風起雲湧的 1 年,包括 3DO、SEGA Saturn、PlayStation、PC-FX 都在當年推出,正式將遊樂器主機的競爭推進到大家記憶猶新的「次世代主機大戰」。

  雖說「次世代」是指「下一代」,會隨時間而變,不過由於當年口號喊得太響,因此提到「次世代主機」時大家幾乎都會聯想到 1994 年登場的一系列 32 位元主機。


【3DO 3DO 互動多媒體播放機】


  「3DO 互動多媒體播放機(3DO Interactive Multiplayer,通稱 3DO)」是美商藝電 EA 共同創辦人崔普‧霍金斯(Trip Hawkins)成立的美國 3DO 公司制定的 32 位元家用遊樂器與互動多媒體終端規格,於1993 年 9 月由 Panasonic 在北美推出首款機種。

  3DO 是真正將遊樂器推進到 32 位元次世代的開路先鋒,配備 32 位元 CPU、3D 繪圖處理晶片與大容量記憶體,並以廉價大容量的 CD-ROM 光碟片為標準遊戲儲存媒體,具備大幅超越 16 位元世代機種的處理與繪圖能力,因此上市之初備受各界矚目。

  有別於以往遊樂器主機由單一廠商壟斷研發設計生產與銷售的做法,3DO 採取統一制定平台基本規格,再授權給硬體製造商設計生產銷售各自產品的做法,類似 VHS 錄放影機或 DVD 播放機等影音家電的模式,3DO 公司則是抽取軟硬體授權費來獲利。

  因為 3DO 採用開放授權設計生產的模式,因此主機的款式會隨廠商而不同,參與生產的廠商包括 Panasonic、Goldstar、Sanyo 與 Creative Labs,前後共推出 7 種款式。

˙Panasonic FZ-1 REAL 3DO 互動多媒體播放機


  首先登場的是 Panasonic 於 1993 年 9 月在北美 / 1994 年 3 月在日本推出的「Panasonic FZ-1 REAL 3DO 互動多媒體播放機(3DO REAL)」。由於是首款登場的 3DO,因此也是系列款式中曝光度最高、最具代表性的。採用近似影音家電風格的厚重方正格局設計與前置托盤式光碟機,配備 RF 天線端子與標準 S 端子 / AV 影音端子,右側並預留 1 組高速影音擴充槽,可連接專用擴充周邊「Video CD 轉接器」來提供 Video CD 播放功能。


  3DO REAL 只配備 1 組控制器端子,不過每組控制器上都有串接用的控制器端子,因此最多可以串接 8 組控制器遊玩。標準配備的 3 鈕控制器下方備有耳機端子與音量旋鈕。除了標準控制器外,還推出過滑鼠、大型搖桿、6 鈕控制器、光線槍等控制器周邊。


˙Panasonic ROBO 3DO 互動多媒體播放機


  除了一般量產機種之外,Panasonic 也推出過針對旅館等付費遊玩用途所設計的營業用機種「Panasonic ROBO 3DO(簡稱 3DO ROBO)」。不過該機種只是以 3DO REAL 搭配 5 片裝光碟換片裝置,除了選片功能外並沒有什麼不同,也沒有在一般市場販售。

˙Sanyo TRY 3DO 互動多媒體播放機


  除了推廣 3DO 最力的 Panasonic 之外,另一家電大廠 Sanyo 也在 1994 年 10 月於日本推出了自己的機種「Sanyo TRY 3DO 互動多媒體播放機(3DO TRY)」,與 3DO REAL 一樣採用前置托盤式光碟機,尺寸則是輕薄許多,造型很像 Sanyo 自家的錄放影機。


  3DO TRY 的功能與 3DO REAL 大致相同,同樣配備有標準 S 端子與 AV 影音端子,取消了當時已經算是非主流的 RF 天線端子。控制器的設計與 3DO REAL 完全相同(除了商標),同樣具備耳機端子與音量旋鈕。54800 日圓的價格也與 3DO REAL 相同,不過比起 1 個月後推出的 3DO REAL II 高出 1 萬日圓(3DO TRY 只在日本推出)。


˙Panasonic FZ-10 REAL 3DO 互動多媒體播放機


  在 3DO REAL 推出約 1 年後的 1994 年 11 月,Panasonic 推出了 3DO REAL 的廉價改版機種「Panasonic FZ-10 REAL 3DO 互動多媒體播放機(3DO REAL II)」,設計從先前的影音家電風格改走遊樂器風格,造型輕薄化,光碟機從托盤式改成掀蓋式,配備的控制器省略了耳機端子與音量旋鈕,其餘功能大致相同,價格則是便宜了 200 美元。

  由於造型設計的差異,因此 3DO REAL / 3DO REAL II 的 VCD 轉接器並不互通。

  3DO REAL II 當年也有廠商代理在台推出。

˙Goldstar ALIVE 3DO 互動多媒體播放機


  目前已改名為 LG 的韓國家電大廠 Goldstar,也在 1994 年底於韓國、北美與歐洲推出自己的機種「Goldstar ALIVE 3DO 互動多媒體播放機(3DO ALIVE)」。與 3DO REAL 及 3DO TRY 同樣採用前置托盤式設計,造型也很像是台錄影機。尺寸介於前述兩機種之間,功能也大致相同。控制器採用獨自的造型設計,同樣具備耳機端子與音量旋鈕。


˙Goldstar ALIVE II 3DO 互動多媒體播放機


   Goldstar 後續並於韓國推出 3DO ALIVE 的改版機種「Goldstar ALIVE II 3DO 互動多媒體播放機(3DO ALIVE II)」。因為只在韓國推出,因此相關資料並不多,只知道光碟機改成掀蓋式,造型設計變得與 PS 相當相似,價格大幅調降並隨遊戲同梱販售。


˙Creative 3DO Blaster


  在眾多機種中,最特殊的過於由音效卡霸主 Creative Labs(創巨)所推出的「Creative 3DO Blaster(3DO Blaster)」。嚴格來說 3DO Blaster 並不算是台主機,而是張能讓 PC 遊玩 3DO 遊戲的 ISA 介面擴充卡,卡上配備有 3DO 的處理晶片,等於是把整張 3DO 的基板裝到 PC 裡,再透過串接方式與 PC 畫面(DOS / Windows 3.1)疊覆在一起顯示。


  因為是搭配 PC 使用,因此 3DO Blaster 外部只提供 VGA 輸入(來自顯示卡端)、VGA 輸出(連接 PC 螢幕)與專屬控制器端子。音效則是透過內接的音源線連接到音效卡輸出。搭配的控制器由 Logitech(羅技)設計製造,沒有耳機端子與音量旋鈕。


  3DO Blaster 算是開了遊樂器 PC 擴充卡的先例,不過後續只有 PC-FX 推出過類似產品,其他遊樂器只在開發套件採用過 PC 擴充卡的設計,並沒有一般性的產品。3DO Blaster 要價 799 美元,甚至比獨立的 3DO 主機還貴,唯一支援的 CD-ROM 光碟機 CR-563-B 也要價 299 美元,加起來高達 1000 美元,高昂的價格使它很快就從市面上消失。

  由於連主機硬體都採用開放授權生產的模式,因此 3DO 在市面上會同時出現來自不同廠商的不同款式彼此競爭,與其他遊樂器的狀況大不相同。原本 3DO 公司的用意是要透過開放授權的經營模式來營造出一個如影音家電規格般良性競爭的市場,不過由於連硬體都是授權生產,因此廠商必須直接從硬體的銷售獲利,並無法像封閉規格壟斷市場那樣可以賠本賣主機硬體再從遊戲軟體授權費用賺回來,導致 3DO 的價格居高不下。

  舉例來說,1993 年 9 月在北美首發的 3DO REAL 要價高達 700 美元,1994 年 3 月在日本首發的 3DO REAL 原定價格也高達 79800 日圓,上市前夕壓低到 54800 日圓,不過仍比後續推出的 PS 與 SS 等競爭產品高出 1 萬日圓以上。加上硬體規格以及軟體支援也不如對手,因此 3DO 一路苦撐到 1996 年 6 月任天堂 N64 推出後不久就消失在市場上。

  事實上除了上述 4 家廠商之外,包括 Samsung、Toshiba、AT&T 等家電或電信大廠都曾經計畫要推出 3DO 的產品,不過最後都取消了。連 Panasonic 接手後打算重振雄風的後繼機種「3DO M2」最後也在研發接近完成即將量產前喊卡,只有 KONAMI 採用 M2 相容大型電玩基板推出過幾款遊戲,相關硬體最後被轉用到商業用多媒體播放機上。

離上市只差臨門一腳的 3DO M2


【SEGA Saturn】


  從 1988 年起幾乎每年都會推出改版新主機的 SEGA,在 1994 年 11 月搶先 SCE 推出了旗下首款 32 位元主機「SEGA Saturn(SS)」。由於當時 SEGA 的 3D 格鬥遊戲《VR 快打 2》紅透半邊天,因此玩家對於即將肩負起家用版移植的 SS 可說是格外關注。

˙初代 SEGA Saturn(HST-3200)


  1994 年 11 月推出的初代「SEGA Saturn」,也是許多玩家所熟悉的灰機,電源鈕與重製鈕是細長的橢圓形,面板上有電源指示燈與光碟讀取指示燈,首賣價 44800 日圓。

˙初代 V-Saturn(RG-JX1)


  除了本家之外,SEGA 也授權自 MD 時代就開始合作的日本 Victor(JVC)於 1994 年 11 月同步推出相容機種「V-Saturn」。V-Saturn 與 SEGA 自家的 SS 構造完全相同,價格也同樣是 44800 日圓,差別只在於銷售廠牌、產品名稱、主機配色、開機標誌不同。

˙初代 Hi-Saturn(MMP-1)


  SEGA 同時也授權另一家日本家電大廠 Hitachi(日立) 推出相容機種「Hi-Saturn」,除了遊戲娛樂訴求之外,並特別強化多媒體影音娛樂訴求,不但主機配色改成較具高級感的黑色,並同梱附屬支援 Video CD 與 Photo CD 播放的擴充卡(SS 與 V-Saturn 須另外選購)。64800 日圓的價格則是比 SS 高出 2 萬日圓之多(約等於擴充卡的價差)。

˙歐美版 SEGA Saturn(MK-80000 / MK-08200)


  在日本推出約半年後,SEGA 也在 1995 年 5 月於北美 / 1995 年 7 月於歐洲推出 SS。有別於日本版 SS 的灰色 / 白色配色,歐美版 SS 自始至終都採用黑色配色。由於北美 399 美元的首發價格比競爭對手 PS 整整高出 100 美元,因此銷售狀況並不理想。

˙改版 SEGA Saturn(HST-3210)

  由於 SS 的架構相當複雜,有著許多不同功能的晶片,因此成本相對也比較高,首發的價格 44800 日圓就比主要競爭對手 PS 高出 5000 日圓,因此削減硬體成本也成了 SEGA 的當務之急。在初代 SS 推出一段時間後,SEGA 也順勢推出產品代號「HST-3210」的改版機種,省略了機殼上沒有使用到的風扇孔,整合內部基板並調整電源供應線路。

  由於外觀上沒有太大變化,也沒有特別發表,因此一般玩家很少察覺。

˙遊戲與汽車衛星導航 Hi-Saturn(MMP-1000NV)


  除了強化多媒體影音播放的 Hi-Saturn 之外,Hitachi 還推出了特殊的「遊戲與汽車衛星導航 Hi-Saturn(GPS Hi-Saturn)」,採用不同於一般機種的方正設計,並添加 GPS 汽車衛星導航功能,搭配同梱專屬的 GPS 天線與地圖軟體就可以提供汽車衛星導航功能,之外也提供方便車載使用的掀蓋式 4 吋專用液晶顯示器,可與主機合體顯示導航畫面。


  不只是導航功能,GPS Hi-Saturn 還具備 2 組獨立的麥克風輸入端子與音量調節滑桿,以及聲道切換、回音強弱、音調高低的控制開關與按鈕,兼具卡拉 OK 功能。雖然 GPS Hi-Saturn 堪稱功能最強大的 Saturn,不過要價達 15 萬日圓,是一般 SS 的 3 倍以上。選購的 4 吋專用液晶顯示器也要 4.5 萬日圓,加起來的價格比 4 台一般 SS 還貴。


  由於衛星導航 Hi-Saturn 只在日本推出,因此只提供日本的地圖軟體。

˙廉價版 SEGA Saturn(HST-3220)


  為了更進一步壓低成本,SEGA 於是在 1996 年 3 月推出了產品代號「HST-3220」的廉價新款式 SS,主機與控制器配色改成偏玩具風格的白色,電源鈕與重製鈕從橢圓形改成圓形,控制器按鈕改成彩色,內外部構造進一步簡化,並省略了光碟機讀取指示燈。價格則是壓低到 2 萬日圓,短短 2 年不到價格就調降到首發的一半以下。

˙廉價版 V-Saturn(RG-JX2


  在 SEGA 推出廉價版 SS 之後,JVC 也在 1996 年 6 月推出與廉價版 SS 構造相同的廉價版 V-Saturn,採用上半淺灰下半深灰的雙色配色,功能與原本的 V-Saturn 一樣。

˙廉價歐美版 SEGA Saturn(MK-80000A / MK-08200A)


  1996 年 7 月之後北美與歐洲也跟進推出了廉價版 SS,配色仍維持一貫的黑色。

˙廉價版 Hi-Saturn(MMP-11)


  Hitachi 也在 1996 年 10 月隨廉價版 SS 的腳步推出廉價版 Hi-Saturn,配色維持黑色,同樣內建支援 Video CD 與 Photo CD 播放的轉接器,功能與原本相同。

˙Samsung Saturn


  不只是 JVC 與 Hitachi,SEGA 也曾授權韓國 Samsung 推出縮寫同樣是 SS 的「Samsung Saturn(姑且簡稱為 SS-Saturn 吧)」。由於只在韓國推出,因此相關資料並不多,據說該機種是以舊機殼搭配新基板的混合式構造,並取消系統介面中的日文支援。

  包含相容機種在內,SS 自 1994 年底推出到正式停產為止大致上有 3 種不同的改版,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價格大幅調降的廉價版,對於 SS 的普及台數有相當貢獻。不過即使是改版也無法徹底解決 SS 架構複雜成本難以壓低的問題,加上歐美市場的銷售低迷,因此最後仍以失敗告終,SEGA 於是自 1997 年起開始將重心轉移到後繼機種的開發。



【Sony PlayStation】


  Sony 自從與任天堂合作研發 SFC 音效處理系統後,開始逐步投入遊戲產業,後續與任天堂合作研發 SFC CD-ROM 擴充周邊時,並獲得任天堂首肯而開始研發自己的 SFC CD-ROM 相容機種。不過最後合作計畫生變,失去任天堂奧援的 Sony 於是決定自行投入遊樂器主機的研發,並於 1994 年 12 月推出首款遊樂器主機「PlayStation(PS)」。

˙SCPH-1000


  1994 年 12 月率先登場的初代機種「SCPH-1000」是 PS 系列全機種中輸出端子最齊全的款式,配備以往遊樂器少見的標準 S 端子與 AV 影音端子,包裝中還同梱附屬 AV 影音端子線與 S 端子線,不需要購買專屬的線材就可以使用,價格 39800 日圓。


˙SCPH-3000

  在初試啼聲後 7 個月,Sony 推出了 PS 首款改版機種「SCPH-3000」,增加散熱孔減少過熱問題,並取消標準 S 端子,只剩下標準 AV 影音端子,同梱附屬 AV 影音端子線。不過有需要的玩家還是可以購買專屬輸出線,從沿用至今的專屬影音多重端子(AV Multi)來輸出 S 端子訊號。價格則是大幅調降 1 萬日圓,來到 29800 日圓。


˙SCPH-3500

  相隔 8 個月後的 1996 年 3 月,Sony 推出了降價 5000 日圓的改版機種「SCPH-3500」,主機本身沒有什麼顯著變化,不過包裝中同梱附屬的控制器從 1 組變成 2 組。

˙SCPH-5000

  3 個月後的 1996 年 6 月,Sony 推出價格再次調降 5000 日圓的改版機種「SCPH-5000」,至此 PS 價格已經由首發的 39800 日圓調降至 19800 日圓,降幅達 50 % 之多。

˙SCPH-5500

  1996 年 11 月,Sony 推出了取消標準 AV 影音端子的改版機種「SCPH-5500」,自此之後所有 PS 系列主機都採用專屬影音多重端子搭配專屬線材來輸出,不再配備標準類比影音輸出端子。原本連接 RF 天線端子轉接單元用的 DC 電源接頭也一併取消。

  Sony 並於 1997 年 9 月正式在台推出基於此機種的台灣專用機「SCPH-5503」。

˙SCPH-5903


  除了推出台灣專用機之外,Sony 也在同年針對 Video CD 盛行的亞洲地區推出特殊機種「SCPH-5903」,內建 MPEG-1 硬體解碼晶片,支援 Video CD 2.0 播放功能,是全系列 PS 中唯一正式支援 Video CD 播放的機種,配色則是從標準的灰色改為白色。雖然比 SCPH-5500 更晚推出,不過仍配備有 SCPH-5500 被取消掉的標準 AV 影音端子。

  SCPH-5903 當年雖然有在台灣推出,不過由於價格高昂加上廉價的非官方 VCD 播放擴充周邊充斥市面,因此銷售台數有限,後續也沒有繼續推出改版新機種。

˙SCPH-7000

  經歷前面幾波頻繁改版後,Sony 這次間隔 1 年之久才在 1997 年 11 月推出改版機種「SCPH-7000」,價格調降至 18000 日圓,並改良 CD-ROM 光碟機以避免先前機種經常出現的光學讀取頭滑軌磨損下沉導致讀取困難的狀況,光碟機控制晶片進一步整合,同梱附屬的控制器則是改成具備雙類比搖桿與雙震動功能的 DUALSHOCK 控制器。

˙SCPH-7500

  13 個月後的 1998 年 12 月,Sony 推出了價格調降至 15000 日圓的改版機種「SCPH-7500」,進一步整合音效晶片與光碟機控制晶片,其餘規格功能則維持不變。

˙SCPH-9000

  1999 年 5 月,Sony 推出了承襲 PS 初代機造型的最後一款改版機種「SCPH-9000」,內部基板經過多次精簡整合後尺寸已經縮小到初代機種的一半。先前一直都保留下來的並列擴充端子,因為從來沒有推出過任何官方授權的支援周邊,只有金手指卡或是 VCD 播放卡之類的非官方周邊有用到該擴充端子,因此在這次改版中被取消。

˙SCPH-100(PSone)


  在後繼機種 PS2 於 2000 年 3 月正式推出後,Sony 為了延續 PS 的買氣,推出了造型大幅翻新的改版機種「SCPH-100」,將推出 5 年多以來一成不變的灰色方正造型改成小巧輕薄的白色圓弧造型,並將名稱與商標改為「PSone」,價格維持 15000 日圓。


  PSone 取消了原本用於連線對戰的串列連接端子,只保留最基本的影音多重端子。電源供應器從內建改為外接以縮小主機的尺寸。背後並預留可安裝專用液晶顯示器的螺孔,可搭配 5 吋高亮度 TFT 專用液晶顯示器與車用電源供應器來滿足車載使用等需求。

PSone 專用液晶顯示器

  整體形象大幅改變的 PSone 讓原本銷售已顯著趨緩的 PS 買氣再度起飛,明亮的配色搭配圓弧的造型也特別受到年輕女性族群的青睞。Sony 並於 2001 年 9 月將 PSone 的價格調降至 9980 日圓,同時推出專用液晶顯示器,2002 年 5 月改為開放價格(實際零售價降低)。這些措施讓 PS 在 PS2 推出後很長一段時間仍能保持穩健的銷售,最後終於在 2004 年 5 月達成全球出貨 1 億台的里程碑,其中 PSone 就貢獻了 2800 萬台以上。

初版 PS 與 PSone 比較初版 PS 與 PSone 比較

初版 PS 初步拆解初版 PS 基板

PSone 初步拆解PSone 基板

˙DTLH-3000(Net Yaroze)


  為了讓業餘開發者也有機會開發 PS 遊戲,Sony 於 1996 年 5 月展開「Net Yaroze」計畫,以 12 萬日圓的價格提供會員特製的軟體開發套件,其中包括工具光碟、開發手冊、PC 連接線,以及特製的 PS 開發機「DTLH-3000」,採用獨特的消光黑配色,沒有一般機種的遊戲分區檢查,可透過串列端子與 PC 連線將程式傳輸到主機執行。

包括開發機在內的各種特殊款式 PS

  DTLH-3000 是一般玩家唯一有機會能取得的開發機,雖然沒有分區檢查但仍有正版檢查,只能執行正版遊戲光碟或是透過連接線從 PC 傳輸過來的自製程式。其他款式的開發機則是完全沒有保護,可執行 CD-R 燒錄的遊戲光碟,不過只有簽約開發商能取得。

  PS 的改版款式相當多種,由於有著明確且規律的型號可以參照,因此相關資料相當豐富,也很容易就能分辨,這點可以說是其他遊樂器所沒有的特色之一。而這個特色也延續到後續的 PS2 與 PSP 上,「改版」與「型號」自此成為玩家採購時的重要指標。


【NEC 3D-FX】


  1988 年 12 月以 PCE CD-ROM^2 首開遊樂器大容量光碟應用先河的 NEC,在 1994 年的次世代主機戰爭中也沒有缺席,於 1994 年 12 月正式推出採用 CD-ROM 為標準儲存媒體的 PCE 後繼機種「PC-FX」,並首度在遊樂器採用個人電腦常見的直立式設計。


  PC-FX 延續 PCE SCD 後期遊戲的日本動畫風格走向,特別強化動畫播放的功能,配備了專屬的 Motion JPEG 動畫解碼晶片,播放品質比其他競爭產品更佳。不過完全不具備 3D 繪圖功能,明顯落後其他競爭產品。49800 日圓的價格也比 PS、SS 來得高,加上缺乏話題性的殺手級遊戲,使得 PC-FX 銷售狀況欠佳,也沒有在歐美推出。


˙NEC PC-FX 卡(FX-98IF)


  由於銷售狀況欠佳,因此 PC-FX 並沒有進行過任何改版,不過有推出可搭配 NEC PC-98 CanBe 系列 PC 來遊玩 PC-FX 遊戲的擴充卡「PC-FX 卡」,類似 3DO Blaster。

˙NEC PC-FXGA(for PC-98 / for IBM PC)

PC-FXGA IBM PC 版(上)與 PC-98 版(下)

  不只是與 PC-FX 功能相同的 PC-FX 卡,NEC 在 1995 年 12 月還推出了比 PC-FX 更強的擴充卡「PC-FXGA」,不但具備 PC-FX 所有功能,而且還加上當初原本預定要配備在 PC-FX 上,但是因為開發進度趕不上而未能實現的繪圖晶片「HuC6273」,具備每秒 10 萬多邊形的強大 3D 繪圖效能,並提供選購的開發工具讓玩家可以自行開發程式。

  PC-FXGA 可說是原本規劃中的完全版 PC-FX,不過關鍵繪圖晶片 HuC6273 因為開發進度問題而沒有配備到 PC-FX 上,使得 PC-FX 最後只能採用老舊的 PCE 世代繪圖晶片。雖然 HuC6273 最後終於在 1995 年底隨 PC-FXGA 登場,不過已推出的 PC-FX 並無法受惠於這些加強功能,在後繼無力的狀況下黯然退場,NEC 自此也退出硬體競爭。

  PC-FXGA 推出過 PC-98 C Bus 介面與 IBM PC ISA 介面 2 種版本。


【任天堂 Nintendo64】


  身為前 2 世代霸主的任天堂,並沒有趕上 1994 年這波次世代主機大戰,而是要到 1996 年 6 月才推出 SFC 的後繼機種「Nintendo64(N64)」,直接跳過 32 位元而以 64 位元為訴求,具備強大的處理效能,不過由於先前與 Sony 合作研發 SFC CD-ROM 的計畫破局,加上對光碟儲存媒體的不信任感等因素,因此仍採用傳統的 ROM 卡匣為儲存媒體。


  N64 配備由 MIPS 研發的 64 位元 CPU、SGI 研發的繪圖晶片、RAMBUS 研發的高速記憶體,在處理與繪圖的效能上比起較早推出的 PS、SS 等主機有著顯著的提升,ROM 卡匣則是賦予 N64 近乎零等待的啟動與讀取,不過也使得遊戲的容量受到相當限制,而未能普遍導入像是大量全動態影片或是全程語音之類大容量光碟擅長的演出方式。

  N64 採用造型如同三叉戟的控制器,首度導入類比搖桿成為標準配備,並提供選購的震動擴充包,這些都是以往所沒有的創舉,也影響了其他競爭產品後續的發展方向。


˙Nintendo64(NUS-001)

  N64 承襲了任天堂家用主機一貫的成熟設計,因此推出後並沒有進行過多少改版,只推出一系列不同配色的版本,像是透明藍、透明紅,以及火紅橘、葡萄紫、冰晶藍、叢林綠、煙霧灰、西瓜紅等鮮艷色彩,之外也包括透明黑或金色等限定配色款式。

  N64 控制器的配色款式則是比主機更為豐富多樣。


  任天堂後續配合當紅的《神奇寶貝》皮卡丘推出了特別款式的「皮卡丘 N64」,採藍黃 / 橘黃雙色配色,電源開關改成神奇寶貝球造型,面板右側配置有醒目的皮卡丘浮雕,右腳充當重置鈕,臉頰部分會發光。由於皮卡丘 N64 的造型尺寸與一般 N64 不同,使得該主機無法安裝在 64DD 磁碟機上,因此取消了底部用以連接 64DD 的專用擴充槽。


  2000 年 7 月之後出廠的 N64 則是全面取消了 64DD 專用擴充槽。

˙記憶體擴充包(NUS-007)

  N64 本身沒有什麼顯著的改版,不過開發之初就規劃預留了強化遊戲畫面處理表現用的記憶體擴充槽,可透過後續推出的選購「記憶體擴充包」將主記憶體從 4MB 擴充為 8MB,提供支援遊戲更多記憶體空間來進行 3D 繪圖處理,提升畫面的豐富度。


  不過因為記憶體擴充包一直等到 1999 年 6 月才推出,支援的遊戲也不多,而且都是不安裝也可以遊玩的選擇性支援,因此直到最後都沒有透過改版直接整合到 N64 中。

˙64DD(NUS-010)

  雖然 N64 並沒有採用當時流行的 CD-ROM 光碟做為儲存媒體,不過仍規劃了獨家規格的「64DD」磁碟系統,預定以擴充方式追加具備大容量(64MB※)與可寫入特性的磁碟片來作為儲存媒體,搭配數據機卡匣來進行網路連線,提供嶄新的玩法與服務。

※:N64 卡匣初期容量僅 8MB(64Mbit),末期才擴增至 64MB(512Mbit)


  64DD 的概念相當前衛,像是透過網路下載提供新遊戲或遊戲追加內容,藉由大容量可寫入儲存空間來記錄更多遊玩過程中所產生的資料等。但是由於開發與推出進度大幅延宕,因此一直到 N64 推出後 3 年多的 2000 年 2 月才隨專屬網路服務「RANDNet」綁約推出,不過反應相當冷清,總共只推出 10 款專用遊戲 / 軟體,隔年 2 月就停止服務。


  曇花一現的 64DD 有許多概念被後續的 NDS 及 Wii 繼承,可說是精神不死。

˙神遊機(iQue Player)

  雖然 N64 隨著 2001 年 NGC 的推出而逐漸淡出市場,不過 N64 這位老兵並沒有就此退出戰場,在 2003 年 11 月又以嶄新的「神遊機(iQue Player)」之姿再戰中國。


  神遊機是由任天堂與中國當地的合資企業神遊科技針對中國市場所研發的家用遊樂器,採用與 N64 相同的硬體架構,造型設計則是大幅修改,將控制器與主機整合在一起,只要插電接上電視就能遊玩。遊戲部分為了對抗猖獗的盜版問題,因此改採特製的 64MB 可複寫記憶卡以店頭付費灌錄方式低價提供,不採用既有的卡匣套裝販售模式。

  由於骨子裡與 N64 完全相同,因此神遊機推出的遊戲也都是任天堂自家 N64 遊戲的簡體中文化版本,像是《瑪利歐 64》、《薩爾達傳說:時之笛》、《瑪利歐賽車 64》、《星戰火狐 64》、《任天堂明星大亂鬥 64》、《動物之森》等,共計 14 款。

  雖然神遊機企圖藉由低廉的價格與獨特的設計來面對盜版猖獗的中國市場,不過由於硬體本身已經是落後一個世代的產物(當時主流已轉移到 PS2),付費下載的模式也未能獲得中國玩家的青睞,加上可供選擇的遊戲實在不多,因此銷售狀況並不理想。



  記憶猶新的次世代篇到此告一段落,後續的新世代篇將從 SEGA 最後一搏的 DC 以及至今仍老當益 壯的 PS2 開始,一路介紹到薄型 PS3 的改版歷程,掌機篇則預定從 GB 開始,一路介紹到 PSPgo 等掌上型主機的改版歷程,有興趣的玩家不妨多多留意。

標籤:

#主機 #歷史

載入中...

延伸報導

投稿列入史冊的遊戲機!國立科學研究博物館認證 PS2 為日本重要科技史料
3C | 歷史與沿革
40
【專欄】遊戲當中的性別表現變成什麼模樣?從創角來看多樣性的現況
花絮 | 歷史與沿革
147
投稿CYBERFRONT 宣佈解散 官網公布遊戲開發中止銷售日期變更
其他 | 歷史與沿革
7
邁向嶄新立體視覺時代! 3D 立體顯示技術原理與遊戲應用歷程簡介
其他 | 歷史與沿革
118
輕薄廉價化的發展趨勢 今昔遊樂器主機改版歷程回顧(掌機篇)
其他 | 歷史與沿革
0
輕薄廉價化的發展趨勢 今昔遊樂器主機改版歷程回顧(舊世代篇)
其他 | 歷史與沿革
155
輕薄廉價化的發展趨勢 今昔遊樂器主機改版歷程回顧(新世代篇)
多平台 | 歷史與沿革
126
任天堂次世代新主機「Nintendo Switch 2」閃電曝光 預定 4/2 揭曉詳情
3C | Nintendo Switch 主機
787
任天堂經典掌機「Game Boy」21 日迎接誕生 30 周年 開啟掌上型主機風潮的先驅
Game Boy | Nintendo 任天堂
344
任天堂「FAMICOM」80 年代經典電玩主機今日歡度誕生 30 周年紀念
FC | Nintendo 任天堂
151
任天堂經典掌機「Game Boy」今日迎接誕生 25 周年紀念
其他 | Nintendo 任天堂
280
傳說永不止息! 奠定日本電玩王國地位的任天堂紅白機歡度 35 歲生日
FC | 懷舊復古
67
開啟攜帶遊玩風潮的任天堂經典掌機「Game Boy」21 日歡度 35 歲生日
產業 | Nintendo 任天堂
101
TSUTAYA 與任天堂合作推出 FAMICOM 誕生 30 周年紀念設計預付卡
多平台 | Nintendo 任天堂
7
《三國志 8 Remake》三國志之日紀念 DLC 開放下載 將與《火鳳燎原》動畫版合作
多平台 | 三國志 8 Remake
50
《男女之間存在純友情嗎?(不,不存在!)》發表配音主演聲優為戶谷菊之介與鈴代紗弓
動漫 | 男女之間存在純友情嗎?(不,不存在!)
4
【試片】《S 級怪獸被誤認成小貓(略)》貓咪無法抗拒的幸福生活
動漫 | S 級怪獸《貝希摩斯》被誤認成小貓,成為精靈女孩的騎士(寵物)一起生活
90
投稿【模型】Solarain《GRIDMAN》南夢芽(Dreamy Divas Ver.) 預定 11 月發售
宅物 | GRIDMAN UNIVERSE
3
投稿【模型】FREEing《碧藍航線》「TB(安靜)」預計 2025 年 8 月正式販售
宅物 | 碧藍航線
4
好像在網路廣告看過的小遊戲大合體!《那些遊戲(略)1+ 2》開放下載
多平台 | 似曾相識的「那些遊戲」都換火柴人當主角了,你真的能夠順利通關嗎?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