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 年時,由日本知名動畫導演富野由悠季創作的初代《
機動戰士鋼彈(機動戦士ガンダム)》在播出後引發了極為廣大的迴響,除了動畫頗受好評外,模型的熱賣以及作品電影化都對於《
機動戰士鋼彈》的熱潮推波助瀾,讓這部著重於大型機器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以及青少年戰爭的作品在當時大受歡迎。
事實上除了動畫、漫畫、模型之外,《鋼彈》在遊戲領域也佔有一席之地,隨著近年來智慧型手機的蓬勃發展,多款以《鋼彈》為主題的智慧型手機遊戲也陸續在 iOS 及 Android 裝置上推出,讓玩家隨時隨地都能駕駛心儀的機體作戰。本篇專欄將為玩家介紹數款以《鋼彈》為主題的手機遊戲,並展望《鋼彈》未來在行動平台上的發展。
人氣長紅的經典系列《鋼彈》
在今年由 NHK 所舉辦的「全鋼彈大投票(全ガンダム大投票)」活動中,票選出《鋼彈》系列所有動畫作品人氣排行,其中初代《
機動戰士鋼彈》中的知名人氣角色阿姆羅·雷(アムロ・レイ)以及夏亞·阿茲納布爾(シャア・アズナブル)等長青角色在歷經多年後仍然人氣不墜,獲得眾多支持者的青睞。
躍上行動平台的《鋼彈》系列遊戲
事實上曾於智慧型手機裝置推出的《鋼彈》系列作品數量非常多,包括《
鋼彈卡牌收藏輯》、《
鋼彈卡牌戰士》、《
鋼彈王國》及《
SD 鋼彈大作戰》等多款早期推出,目前已經停止營運的作品在此就不贅述,而本文將從現存仍營運的遊戲中列舉出數款以《鋼彈》為主題的手機遊戲,並且加以簡單介紹。
由 BANDAI NAMCO Entertainment 於 2015 年推出的《
超級鋼彈大亂戰》是一款角色扮演遊戲,而目前營運也即將邁入三周年。本作的玩法十分直觀,玩家僅須透過點擊即可讓鋼彈小隊在地圖上前進遇敵,進而展開戰鬥。
除了重現許多原作中的經典劇情橋段讓玩家回味之外,機體之間的連攜技能效果也十分華麗,再搭配流暢的戰鬥畫面,讓不少玩家樂在其中。筆者認為,在遊戲中玩家可同時體驗吉翁及與其對立的地球聯邦視角劇情為本作的最大樂趣,藉由截然不同的觀點也能再次複習令人感動的原作。
《
SD 鋼彈 G 世代 革命》是一款「鋼彈戰略模擬」遊戲,同時這也是在手機平台上的「G 世代」系列首次加入線上多人共鬥要素。有別於《
超級鋼彈大亂戰》的回合制玩法,本作是採用即時戰鬥制,玩家可透過拖曳的方式來移動部隊,並且針對不同方位的敵人進行攻擊。
和前兩款作品不同,《
機動戰士鋼彈 即時戰線》是一款玩法類似《
部落衝突:皇室戰爭》的即時對戰遊戲,強調玩家之間的對戰,本作的玩法相當簡單,玩家只需點擊機體將其投入戰場中,機體們就會各自依照不同的特性去攻擊敵軍或是建築,玩家可自由選擇 8 張機體卡片來編成牌組,運用戰略在不同時機將機體投入戰場,攻擊敵方陣線。
筆者認為,儘管本作玩法看似單純,但由於採用了玩家對戰作為遊戲主要系統,因此在遊戲平衡度、玩家部隊編成以及使用不同部隊的時機上來說顯得更為重要。另外,本作也收錄了與原作相同的圖像以及語音作為定型文系統,讓玩家回味當年的經典場面。喜愛對戰遊戲類型的玩家可利用
App Store 及
Google Play 下載遊玩。
在 2017 年中國上海舉辦的 ChinaJoy,展出了一款名為《
鋼彈爭鋒對決》的動作手機遊戲,本作由上海萬代南夢宮娛樂和中國開發商上海愷英網絡合作開發,不同於以往手機遊戲大多選擇以 SD 造型的方式呈現鋼彈樣貌,《
鋼彈爭鋒對決》選擇採用等身比例來凸顯鋼彈的氣勢,相信玩家可能會聯想到另一款熟悉的作品《
鋼彈對決》。
由於《
鋼彈爭鋒對決》尚未正式推出,從試玩影片中僅可得知除了 1 對 1 的玩家對決之外,亦收錄了需要玩家之間合作的 2 對 2 模式,考驗玩家之間的默契。玩家須在 3D 的遊戲場景中,透過虛擬搖桿操控機體來打倒對手。
《鋼彈爭鋒對決》試玩遊戲畫面
事實上目前以行動平台來說,較少推出以鋼彈為主題的動作類型智慧型手機遊戲,因此不少玩家目前也十分期待本作。
由萬代南夢宮娛樂股份有限公司與 LINE Corporation 合作推出,以鋼彈系列為題材的智慧型手機遊戲《
LINE 鋼彈大亂鬥》於 2016 年 7 月推出。在本作中,眾家機體化作可愛的卡通樣貌,並嘗試以重現原作氛圍的動作以及簡潔的風格進行戰鬥,相信也能藉由逗趣的形象吸引不少女性玩家遊玩。
遊戲中不同的機體都具有各自的特徵。分別為攻擊、防禦、支援、妨害、回復以及萬能 6 種類型。依戰鬥狀況,玩家可切換前衛及後衛角色,還可以看準時機發動必殺技,藉此一口氣扭轉戰局。
而在遊戲中,玩家可以透過收集設計圖及轉蛋等方式來獲得新的機體,如果收集到已持有機體的設計圖,就能升級機體。等級提升後,機體的戰鬥力也會大幅提升,更有利於作戰。
而玩家就是透過持續強化小隊來提高戰鬥獲勝的可能性,如何編成小隊也十分考驗玩家對於遊戲的理解。不過可別被鋼彈們可愛的外表蒙蔽了,本作具有一定的難度,並非將機體排排站出動後就能快速通關,玩家必須充分培育機體,並且安排切換前後排的時機,才能夠逐步推進。愛好收集機體以及 Q 版造型鋼彈的玩家,可前往
App Store 及
Google Play 連結下載體驗。
《鋼彈》系列手機遊戲的未來與展望
事實上,儘管《鋼彈》這個 IP 在全世界受到許多玩家的喜愛,從動畫、漫畫、電影、模型到遊戲等各個領域表現都十分搶眼,不過以手機遊戲來說,在發展上恐怕就不如大家預期的如此順利了,除了受到部分條件的限制外,同時也面臨到一些問題。
獨特世界觀較難融入其他作品
由於鋼彈系列有著獨特的世界觀以及故事架構,以一般手機遊戲目前大多會採取 IP 跨界合作來說,較難以融入其他作品,或是讓其他作品加入遊戲之中。《機器人大戰》系列在這方面相對來說就顯得較有優勢,透過原創劇情讓不同作品人物與機體能夠在架空下的世界觀並肩作戰,藉此吸引不同族群的玩家。
玩家所熟悉的手機遊戲包括《
龍族拼圖》、《
怪物彈珠》等作品,皆透過與不同平台的動漫或是電影作品進行合作,藉此吸引不同喜好的玩家前往遊玩,然而對於《鋼彈》系列作品來說,由於故事架構以及機體等設定與其他作品具有一定程度差異,若是強行合作難免有些突兀。且《鋼彈》本身故事、劇情及角色對於玩家來說,已有所謂既定印象,相較於市面上其他較不強調劇情的手機遊戲來說,較難與不同作品展開合作活動。
受眾相對較為固定
在這方面《機器人大戰》系列則是透過多元的作品及合作來吸引各族群的玩家,以《
超級機器人大戰 X-Ω》為例,就曾與《
櫻花大戰》、《
洛克人》及《
偶像大師 XENOGLOSSIA》等作品合作,藉此加入更多新遊戲內容及登場機體,讓不同角色能產生交流,同時也能藉由合作活動讓喜愛不同作品的玩家接觸本作,以手機遊戲來說這樣的模式十分常見,也頗受玩家好評。
長期營運須持續更新增加遊戲內容
手機遊戲和單機遊戲最大不同之處在於,單機遊戲絕大多數採買斷制,因此遊戲製作者在製作完成後任務便已宣布結束。然而手機遊戲並非如此,即便遊戲內容在初期相當充實,然而長期下來的營運已及更新頻率仍是生存關鍵之一,能否藉此提高玩家留存率,就全看遊戲推出後營運團隊的手腕了。
除了新的人物角色的美術設計之外,像是系統玩法上的翻新、引人入勝的劇情故事、如何提高玩家遊玩黏著度、降低周回作業感等,都是手機遊戲可以努力的方向。
以《鋼彈》系列的手機遊戲來說,目前推出的作品仍難免讓人覺得是屬於「鋼彈愛好者」的作品。針對核心族群下功夫並非壞事,但如何像《
新機動戰記鋼彈 W》等作品來吸引核心族群外的支持者,在手機遊戲上來說就變得更為關鍵,如果只是想在短線上獲利就另當別論,但若想長期受玩家支持的話在更新內容就得多下點功夫了。
以《
超級鋼彈大亂戰》為例,從 2015 年 10 月推出以來,至今也即將邁入三周年,營運團隊除了原有的主線故事劇情外,也時常透過活動來贈送玩家機體及資源,並推出合作劇情等內容來滿足喜愛劇情的玩家。儘管手機遊戲可以透過推出稀有角色的轉蛋來衝高營收,不過玩家的荷包恐怕無法承受連續 GANK,因此但若想細水長流,傾聽玩家的心聲來改動遊戲,並且透過適當的頻率來推出活動維持玩家新鮮感也很重要。
結論
儘管《鋼彈》系列在多個領域享有高人氣,但目前來說在智慧型手機遊戲上的發展似乎不如其他領域來的強勢,由於行動裝置平台競爭更加激烈的關係,相對於家用主機的付費門檻,手機遊戲往往採用免費下載,內含付費商品的方式來吸引玩家入門體驗,一但遊戲失去熱度,遊玩人數驟降後往往就面臨停止營運的命運。
因此,即便以《鋼彈》為遊戲主題的手機遊戲在上市初期能吸引眾多《鋼彈》愛好者遊玩,但如何在留住這些玩家的同時,進而透過上述的其他方式來吸引非《鋼彈》愛好族群的玩家入坑,就是另一個難題了。筆者認為,除了應嘗試多元的遊戲類型外,包括目前所沒有的動作類型、戰棋類 RPG、益智類型(?)等其他類型,開發不同面向的玩家。
也許可以考慮參考《機器人大戰》系列,在設定上透過原創劇情及世界觀來收錄不同作品,同時讓不同作品間的主人公彼此之間產生交流,加入與原作相同之聲優配音,讓玩家在遊玩時能感受到更貼作原作的氣氛。
-
原創機體 Sisquiede 獨眼鋼彈(シスクード)
至於另一個名系列,《
SD 鋼彈 G 世代》這樣的路線也十分出色,透過戰術玩法,並收錄包括冷門、熱門的大份量機體讓玩家一口氣滿足。相信就算單純為移植作品,許多資深玩家依然會買單,不過考量到畢竟家用主機平台和行動平台特性差異,如果想持續推出《
SD 鋼彈 G 世代》系列新作的話,恐怕也不僅僅只能是賣情懷以及透過轉蛋讓玩家取得機體這樣的方式了。
然而不論是效法《機器人大戰》系列與《
SD 鋼彈 G 世代》系列,並無熟優孰劣之分,僅僅只是給予喜愛鋼彈系列的玩家更多的選擇罷了。如何讓喜愛跨作品大合集、看著希洛、兜甲兒等人打破時空並肩作戰的玩家;抑或讓偏好忠於原作劇情,一口氣讓眾多鋼彈系列機體演繹經典橋段的玩家皆能滿足,就端看遊戲廠商們如何將智慧型手機平台的限制轉化為優勢,進而設計出令人喜愛的作品。
最後,如果能同時利用《鋼彈》系列作在其他產業上的優勢,推出像是遊戲連動限定模型、舉辦玩家實體活動及設計遊戲中原創角色及機體等內容,從手機遊戲中打造全新的內容,也許能達到相輔相成的功效,進一步將《鋼彈》這個 IP 藉由行動裝置推向世界的各個角落。不過以手機遊戲為例,最後仍要回歸遊戲的本質,透過有趣的玩法及穩定的營運,對玩家而言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