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遊戲當紅,由於現金交易的介入,也引發盜帳號、贓物交易、偽造複製等諸多相關問題,繼 9 月份針對虛寶交易平台頻繁出現贓物交易而發表聯合呼籲聲明後,今日 14 家遊戲業者又共同召開「倡導遊戲交易安全」說明會,希望玩家留意私下進行現金交易的風險。
而市議員黃珊珊更表示,如果交易平台業者沒有做好把關的工作,同樣有販售贓物的嫌疑,並非把責任推到買賣雙方就可了事。未來遊戲業者也不排除聯合針對駭客、不法破壞遊戲內容,或未盡管理責任的交易平台,提出法律上的訴訟與賠償。
這項會議共有華義、雲起、鈊象、和信戲谷、依斯楚、雷爵、億泰利、富格曼、宇奧、大宇、遊戲新幹線、智冠、智凡迪、中華網龍等 14 家業者參與,同時還邀請市議員黃珊珊、刑事局科技犯罪防制中心主任李相臣、台北市電腦同業公會經理吳文榮、台北地檢署主任檢察官張紹斌及台北市消費者保護官黃鈺生共同出席。
消保官黃鈺生表示,線上遊戲的申訴案件越來越多,現在已經佔所有案件的1/10 左右,而李相臣更進一步指出,有將近 1/2 是盜帳號問題。一般盜帳號者多半會直接在遊戲中將道具變賣成遊戲幣,再經由這些交易平台賣出,進行洗錢的動作,許多玩家多年的心血就在這樣的循環中毀於一旦。
而黃珊珊更將矛頭指向平台業者,表示:「如果平台上有相當大的比例是不法產出的虛擬道具,就算只是媒介,實際上就等於提供銷贓管道,也會觸犯贓物罪!業者必須自律!」除了可能觸犯贓物罪,交易平台使用遊戲的 LOGO、圖片,也都有侵犯智慧財產權之嫌。
根據與會遊戲業者統計,自去年 9 月起至今,客訴案件約有 6 成比例,是因為玩家使用不明來源的虛擬道具,導致遭到遊戲業者封鎖帳號或處罰,這些道具多數都是玩家在網站上購買的帳號,或是賣方以不法方式取得的複製道具。
業者表示,這類客訴案件往往都以「沒收」結案,造成玩家損失之餘,也增加遊戲業者人事及機器上的成本,為了處理這些問題,整個產業 1 年大約付出 1 億元成本,且有不斷增加的趨勢。
當然,不買最安全,但是華義營運長謝安也提到,雖然官方多半不鼓勵虛寶交易,但這已經是一個事實,有需求就會有供給,就算透過定型化契約規範,玩家還是會私底下去買。
既然已經是現況,對於玩家來說,最重要的還是如何去判斷偽卡和贓物,不過現場遊戲業者並沒有提出明確答案,僅表示「唯有向遊戲業者官方真接購買的虛擬道具,才能達到百分之百保障玩家的權益」。
矛盾的是,一般玩家會用新台幣購買的,多半是向官方買不到的遊戲幣以及衝過的高級虛寶,除非是業者跳下來自行經營交易平台,不然所謂的「交易安全」將始終是道無解的謎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