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部輕小說叫《R.O.D》,是小說家倉田英之創作的奇幻冒險故事,描述英國秘密情報局在大英圖書館設了基地訓練一批有超能力的特務,其中最厲害的是有「操紙師」(The Paper)之稱的女主角,她超愛書,超能力是能操縱紙張疊組成各式各樣想像的具像化。
這套系列小說很受歡迎,不但改編成漫畫,也改編成動畫。但我一直對這作品存有一個難解的心結:女主角名字取成很書卷味的「讀子」、造型也設計成愛讀書模樣的眼鏡娘,然後口口聲聲嚷嚷著我好愛書,在戰鬥中卻老是用超能力把書本拆成一張張飛揚的紙張來當武器。雖然這弔詭的設定讓我吐槽不已,但也觸發我深深思考著–書的價值到底是存在於書的「實質本體」,還是在於書內的「意念思想」呢?
其實台灣出版業者的心也一直被這個矛盾糾結著。傳統觀念中,書就該是可以捧在手裡、可以被風吹著翻頁的紙本,如果是大部頭,很明顯從浩蕩書冊外觀就可以感受鉅著的重量感。以商業的角度來看,正因為書是以紙本的形式進行銷售,所以才需要印刷業、出版業及販售通路業等上中下游的緊密配合才得以完成整個出版流程。剛開始,紙本發行創造出營運需求促使許多相關產業建構誕生,進而擔負了所有業者的生計存亡。如今,若書本不再以紙本方式發行,營運需求也連帶消失,將會導致這些既存、龐大的出版結構瓦解崩盤。
閱讀大眾喜歡紙本的說法是正確的,但出版業者對應讀者心情的方式卻未必真誠。出版其實很不環保,不論是砍樹獲得紙漿的來源,或者印刷油墨的汙染,甚至是物流運送的大費周章,儘管書籍價格不斷上漲,市面上書籍卻紙質粗糙了,厚度磅數降低了,書更容易變黃了。出版業者很清楚讀者熱愛紙本的渴望,但面對成本的壓力,也只能默默向讀者們說聲抱歉。書籍出版已經不再針對讀者的內心需求,也無法呼應讀者的感受,難怪閱讀群眾迅速遠離,閱讀人口、閱讀量慘跌。
許多出版業者認為是 3C 產品掀起電子化閱讀風氣是掠奪紙本出版市場的罪魁禍首,但我認為,與其說電子化閱讀搶走出版市場,倒不如說電子化閱讀呼應了閱讀者心理深層的需求,開拓出新需求的讀者群市場。
我非常贊同傳統出版業者所說「讀者是比較熱愛紙本閱讀的感覺」,這群讀者太熱愛讀書的感覺了,導致他們很難接受電子化的閱讀方式,所以他們自始至終都是紙本閱讀的習慣,自然沒有被電子化閱讀方式搶走市場的問題。而且截至目前為止,電子閱讀裝置依然容易造成眼睛不適,閱讀介面依然不夠體貼、不夠人性化。
照理說,電子化閱讀根本難以從閱讀本質上去吸引或開拓新的讀者群,但為什麼全世界的電子閱讀比率卻逐年快速攀升呢?原因就在於電子化閱讀提供了讀者方便獲得、容易攜帶、輕鬆存放等優點,而這些優點正呼應了、解決了讀者在傳統閱讀上遭遇困擾所滋生的心理需求。換句話說,電子化閱讀並非在閱讀行為本質上招攬到讀者群,而是在解決讀者閱讀行為本身以外的需求上吸引到新的閱讀人口。就在傳統出版市場也逐漸悖離讀者閱讀基本需求時,那些尚在選擇閱讀方式門口徘徊的人很容易被電子化閱讀上述的優點所吸引,進而願意犧牲閱讀上的不適感、閱讀介面的不便,而成為電子閱讀人口的一員。這才是電子化閱讀市場成長的真正內在原因。
傳統出版業者看不清問題的本質,心不甘情不願就宣告投入電子書市場,輕率地把自家已經出版過紙本的書內容作成文字電子檔丟到網路商場上販售,這種與網路盜版幾乎同等品質的電子書當然無法成功。
並非把書電子化、網路化就叫電子書,而是要從電子書讀者的心理需求去設想、去規劃,這樣才能掌握到電子書的本質啊!
關於作者:JoJo
動漫畫研究團體傻呼嚕同盟之核心成員,東海大學御宅學講座講師,交通大學數位動畫文創學程籌備創辦人之一,於報章雜誌媒體長期專欄文章評析動漫畫作品 ,著有《御宅學》、與同盟成員合著有《日本動畫五天王》等十餘本動漫畫相關著作,2006 年台北國際書展漫畫館策展人。
標籤: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