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業選手退役之後,戰場從幕前轉移到了幕後,一個不斷的在為電競燃燒著青春的英雄,今天我們很榮幸地,邀請到了現役 HKES 隊經理 Luke,跟我們分享他的電子競技歷程。
ESR:Hi,Luke 請您介紹一下現在的工作職務吧!
Luke:大家好,我是 Hong Kong Esports 隊經理 Luke,目前的職務,在管理公司旗下的《
英雄聯盟》聯業電競隊伍,我們的隊伍有 Hong Kong Attitude、HKA.Priest、HKA.Mage 這三支隊伍。
經歷:
ESR:從職業選手退役後,是什麼樣的契機,讓你重回到電競產業,並到 Hong Kong Esports 擔任戰隊領隊?
Luke:當時家庭因素,而選擇退役職業選手生涯,回到我的本業 "旅遊業"。這對熱愛電競的我,才發現我割捨不了電子競技,唯獨有電競才有我。在 2011 年,平常忙於本業之外,我會利用假日時間,陪著業餘隊伍,並用我過去的經驗指導他們,空檔時間也會到 TesL 擔任兼職《
SF Online》裁判。也因此在 TesL 汪秘書長以及副理 Will 兩人建議之下,接受了《
SF Online》噴射機教練一職,就在那時再度回到了電競圈。在那時電競教練對我來說是一門學問,是一種不一樣的挑戰。之後在 yoe 鋼鐵人擔任教練,由於自己有一些生涯規劃,我決定放棄了教練一職,這是我第二次離開電競,選擇回到旅遊業。當時的我已經 29 歲,在這圈子兜兜轉轉已經 13 年了。
正當想要完完全全放棄電競的時候...
Luke:某天晚上接到 Will 的電話,詢問我是否還想要再帶領隊伍,當下的我直接回絕了,Will 問我為什麼這麼堅決,我很誠實地說,我曉得自己適不適合帶領隊伍。但 Will 當時不斷的鼓勵著我,並且跟我說別這麼急著放棄,請我先跟對方老闆談談看,再來下定論,對方老闆也就是 Hong Kong Esports 創辦人鍾培生,經過三個多月的溝通,後來決定加入到 Hong Kong Esports 這個大家庭。
ESR:台灣與韓國的電子競技環境,跟選手有哪些比較特別的差異?
Luke:韓國我一直都保持著羨幕的狀態,大家都知道韓國就是一個遊戲王國。環境以及政府支持的程度遠超過其他國家,以我當時在當選手的情況來說。至於選手應該就沒有所謂的差異性,因為環境給選手帶來的影響力是成正比的。
-
Luke 期待未來跟《ESR 電競王》有更密切的合作
ESR:從職業選手到隊經理,希望整個產業社會及家庭能為電競帶來什麼正向的影響?
Luke:現在有很多企業,漸漸在投入電競這項產業。社會及家庭只要繼續支持電競,且讓更多人聽到電競的聲音,我相信總有一天,社會大眾一定能夠了解,這項正面的電子競技運動!
ESR:從事電競這個行業對你的人生有什麼改變?
Luke:從事電子競技行業,讓我真真正正瞭解自己需要什麼,以及未來規劃還欠缺什麼。
ESR:一生一定要在電競完成的夢想是?
Luke:我想在國際舞臺上留名,現階段不太可能了 (笑)。
ESR:對於想要進入電競產業的朋友有什麼鼓勵的話?
Luke:電競這條路真的不太好走,但是,如果能走出一片天,會非常有成就感。這條電競之路並不好走,但,這樣還是改變不了你想進入電競產業的決定,那就非常歡迎你們一起加入 HKA 這個大家庭!
ESR:關於這次「HK Esports 一週年電競嘉年華」,10 分為滿分,對於自己的表現打幾分?為什麼?
Luke:我給自己打 5 分,坦白說,這是我第一次舉行實體活動的任務,雖然算是圓滿落幕,但是還是有很多可以改進的地方。尤其是內部活動的規劃與動線安排、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畢竟經驗就是經驗,有了第一次,認真檢討過後才會更進步!
ESR:最後有什麼話想要跟誰說?
Luke:謝謝鍾培生老闆,讓我在電競路重新站起來面臨挑戰。謝謝華義黃董事長,讓我在電競這條路上,有舞台發揮。謝謝 TesL 汪秘書長和副理 Will,讓我在我跌倒的時侯,繼續相信我,並扶我一把,非常感謝所有的朋友、家人默默的支持我,讓我在台灣的電競之路上,略盡一份心力。
訪問後記:台灣有許多人,正為了電子競技這個環境努力著,不單單是選手、主播、賽評,或執行單位、廠商…等幕後人員,相信有大家的努力,台灣的電競,一定會是一個值得大家投入一生的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