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DAI NAMCO Amusement 於 4 月 27 日在於東京新宿的 VR 娛樂設施
「VR ZONE SHINJUKU」,推出與 SQUARE ENIX 共同開發的場地型 VR 娛樂設施
《勇者鬥惡龍 VR(ドラゴンクエスト VR)》,這次筆者有機會在正式推出前搶先投入《
勇者鬥惡龍》的遊戲世界,以下就要為大家帶來試玩報導。
以 VR 技術重現出日本國民級角色扮演遊戲《
勇者鬥惡龍》的冒險,讓玩家可以親身體驗的《勇者鬥惡龍 VR》,自 4 月 3 日正式發表以來就在網路上引起許多討論。現在正接受門票預約,但黃金週已經完全預約額滿了。
《勇者鬥惡龍 VR》的冒險長度大約是 15 分鐘(包含行前會議及穿戴器材在內約 30 分鐘),最多會由四名玩家組成隊伍,隊伍組合是「戰士」、「戰士」、「魔法師」和「僧侶」。
-
宣傳標語「進入《勇者鬥惡龍』吧」,是由堀井雄二本人親自構思
所以在開始遊戲前,就必須先決定「由誰擔任哪一個職業」。另外如果玩家人數不滿 4 人時,似乎會由設施職員或是其他玩家補齊人數。
-
在行前要先在報名表上填寫玩家資料,名稱上限為五個字,身高和性別會影響到遊戲內角色外觀
本作和《近未來壓制戰鬥技場 攻殻機動隊 ARISE Stealth》是在一個場地上進行,但因為雙方都是需要事前預約的娛樂設施,所以只要照時間報到就一定可以玩到,這點不用擔心。
另外關於娛樂設施的說明,則是在進入場地之前有一場簡單的會議,如果能透過本篇報導搶先預習,想必在實際遊玩時會更加順暢。
-
場地大小是 20 公尺乘 11 公尺,在遊戲區內可以自由移動
玩家要在背後揹起背包式電腦並戴上頭戴顯示器來進行遊戲,另外除了耳麥之外,還要配合職業拿起不同的遊戲控制器。像戰士就是拿劍,魔法師和僧侶則是法杖和護手。控制器中都有感應器和震動裝制,讓玩家在與怪物戰鬥或是詠唱咒文時,都可以感受到衝擊力,另外隊伍全員也可以透過麥克風來交談。
-
背包型電腦還頗有重量感
-
戰士會在慣用手持看起來像是鎚子一樣的劍,另外一隻手上則是會裝備固定在手腕上的盾牌,
這其實也頗沉重,但畢竟是裝備,也是理所當然
-
圖上就是魔法師和僧侶使用的裝備,在慣用手持法杖,另一隻手上裝備護手
以下先說明玩家要扮演的各種職業,兩名戰士作為前衛,要揮動長劍來攻擊自己眼前的怪物,並使用盾牌擋下怪物施展的攻擊或是咒文,是完全無法使用咒文的職業。
-
-
戰士要擔任前衛與怪物作戰,有人幫忙施展拜基魯特(バイキルト)就會看到手上長劍巨大化,擴大攻擊範圍
沒有盾牌的魔法師和僧侶則是後衛,把法杖拿在慣用手上,並舉起護手後,眼前就會出現三個不同的魔法陣。只要用法杖選擇其中一個,再指向冒險者作為施放目標加以鎖定,然後揮下法杖就會開始詠唱魔法。
這時舉起法杖的時間越長,就可以施展出越強悍的咒文。因為沒有 MP 之類的概念存在,所以可以盡情施展咒文。但也因為沒有任何直接攻擊或防禦的手段,所以在遭受怪物攻擊時,就只能靠移動來閃躲,或者是躲在前衛戰士身後。
魔法師可以施展的咒文有「美拉(メラ)」(火炎攻擊)、「希亞多(ヒャド)」(冰系攻擊)和「拜基魯特」(提昇伙伴攻擊力」。僧侶可以施展的咒文有「荷依米(ホイミ)」(恢復伙伴)、「薩歐利克(ザオリク)」(復活伙伴)和「巴基(バギ)」(龍捲風攻擊)。
-
-
魔法師的魔法陣,自左起為希亞多、美拉、拜基魯特。可以攻擊到遠方的怪物
這次筆者選擇的職業是戰士,應該可以說是職責最單純的職業才對,就算是不太了解《
勇者鬥惡龍》的世界觀,也可以充分享受到冒險樂趣。
另一方面,魔法師和僧侶因為要記得咒文的名稱和效果,多少要有一些相關知識。其中特別是僧侶在戰鬥中,還必須要隨時注意伙伴的狀態,可以說是前線「指揮官」,要是僧侶倒下,隊伍就會失去恢復的手段,就這點來說,是責任最為重大,但也因為這樣可說是最有趣的職業。
-
-
僧侶的魔法陣,自左起為薩歐利克、荷依米、巴基。雖然也可攻擊,但還是恢復比較重要
正如同前面提到的一樣,玩家在《勇者鬥惡龍 VR》當中,要實際在場地上行走,切換各種不同的遊戲區域來享受遊戲。四名冒險者從城堡裡面的國王手中,接下「討伐大魔王佐瑪(ゾーマ)」的命令,在擔任引導者的荷依米史萊姆(ホイミスライム)「荷米莉(ホミリー)」帶領下,前往「草原」、「山麓」和「佐瑪城」等三個關卡進行冒險。
因為遊戲採用第一人稱視角,所以玩家只能看到自己的手腳,但進入《
勇者鬥惡龍》的世界,並且穿上大家都很熟悉的裝備,還是讓人感到相當興奮。在冒險過程當中提昇等級,還會一併更換裝備,一聽到那段熟悉的音效,就可以看看自己和伙伴的模樣。
-
-
擔任引導者的荷米莉,要好好傾向她(?)的聲音
-
在草原上會從前方和左右,接二連三出現各種怪物
-
陰暗的山麓,玩家後方就是斷崖,要和前方不斷冒出的怪物作戰
遊戲初期會有史萊姆和小惡魔(ドラキー)、中期會有幽靈騎士(さまようよろい)、奇美拉(キメラ)和哥雷姆(ゴーレム)等怪物出現,另外還有金屬史萊姆(メタルスライム)會登場,發現後千萬別讓牠跑了。
冒險者只要承受怪物攻擊一次就會進入瀕死狀態,這時再遭受攻擊就無法繼續作戰。當隊伍全員都無法戰鬥時,當然就是「全滅」啦。因為遊戲會就此結束,所以戰士要在前線好好保護伙伴,僧侶也必須要隨時施展咒文來恢復伙伴。
-
-
當自己的畫面變成灰色,就代表已經陷入瀕死狀態。可以從名稱外框顏色來判斷伙伴的狀態
移動場地時是靠荷米莉施展的魯拉(ルーラ)咒文或者是旅行之門(旅の扉)進行,這時的演出也是非常有看頭。
而在最後玩家會抵達有大魔王佐瑪等待的城堡,在戰士可攻擊距離內看到的佐瑪,體型龐大到讓冒險者會心生膽怯。當然戰鬥力也是壓倒性強悍,筆者隊伍也在此處碰上最大危機…… 至於之後的發展在這邊就不提到,希望大家可以親自下去體驗,相信這非常有《
勇者鬥惡龍》風格的冒險高潮,一定會讓你興奮不已。
-
出現在眼前的佐瑪有多巨大,想必會讓玩家感到驚訝
《勇者鬥惡龍 VR》遊戲影片
影片無音樂及音效
扮演戰士跑完這次冒險旅程後,讓筆者感覺到穿戴沉重裝備作戰還真的不是件輕鬆的事情,這也許可以說是能讓玩家體驗到,《
勇者鬥惡龍》世界裡的冒險者有多辛苦的娛樂設施吧。
另外關於戰鬥,筆者原本是猜想大概會和
《勇者鬥惡龍 劍神 假面女王與鏡之塔(ドラゴンクエストソード 仮面の女王と鏡の塔)》差不多,但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玩家不能只顧著攻擊,還得要保護沒有防禦手段的後衛角色,以盾牌來擋下攻擊,讓人享受到有高度戰略性的攻防。
-
僧侶和魔法師,為了不妨礙到戰士攻擊,最好是待在後方進行援護
各個職業要考慮到自己的職責,並且互相溝通也是很重要,
隊伍的團隊合作是《勇者鬥惡龍》的基本守則。
比如說奇美拉會在戰士攻擊打不到的地方吐火攻擊,所以只能使用咒文對其造成傷害。所以作戰時,戰術自然會變成由戰士舉盾擋下火炎,讓魔法師和僧侶發動攻擊。另外僧侶可能也會沒發現伙伴已經陷入危機,所以在這時就要主動喊出「麻煩幫補!」,讓僧侶發現應該要進行恢復。
-
哥雷姆的耐久力極高,是戰士能大大活躍的對手
在體驗完《勇者鬥惡龍 VR》後,BANDAI NAMCO Amusement 擔任「Project i Can」的小山順一朗室長、田宮幸春室長,以及負責《勇者鬥惡龍 VR》的濵野孝正製作人也接受採訪。
-
(左起為)小山順一朗、濵野孝正、田宮幸春
《勇者鬥惡龍 VR》企畫本身是由 BANDAI NAMCO 提出,正好 SQUARE ENIX 也一直有想要製作 VR 版《
勇者鬥惡龍》的想法,於是雙方一拍即合。
VR 體驗設計是由 BANDAI NAMCO 方負責,並由 SQUARE ENIX 監製打造出帶有《
勇者鬥惡龍》風格的故事、世界觀和演出,專案在 2016 年秋季開跑,其實經過一段不短的開發時間。
《勇者鬥惡龍 VR》的故事,概念為
「15 分鐘內體驗完整的《勇者鬥惡龍》」,由系列創始人
堀井雄二,和 SQUARE ENIX 的
市村龍太郎製作人為製作中心。在國王面前開始,冒險盡頭是與魔王作戰,最後又回到國王前面作結,故事流程非常正統派。並且再加入隊伍戰鬥、昇級以及用魯拉移動等等要素,來演出《
勇者鬥惡龍》的風格。
BANDAI NAMCO 方的開發小組,則是為了把《
勇者鬥惡龍》各種定義實際加入 VR 世界當中而費了一番苦心,透過和 SQUARE ENIX 連綿不斷的溝通商量,每一項都用心製作,才能夠完成讓系列作忠實玩家會讚不絕口的內容。
為了讓可以玩家透過手上拿的遊戲控制器,以震動等媒介來傳達手感,所以刻意製作成有一定程度的重量。在揮劍攻擊時,手感還會依照對戰的怪物不同而有變化,甚至連揮動方向都會影響到演出。不過在砍下去時的觸感,則是以不會讓人有不自然的感覺為目標,希望大家能了解到這點也是演出的一環。
在《勇者鬥惡龍 VR》當中,幾乎不會出現怪物 HP 計量表,或是魔法陣相關說明等等遊戲系統層面的情報,這也是因為要優先讓玩家「親身體驗到《
勇者鬥惡龍》的世界。如果真的進入《
勇者鬥惡龍》的世界,那當然是不可能會顯示出怪物的能力數值。另外也是為了演出冒險者會在冒險過程途中,開始理解各種不同要素的體驗。
《勇者鬥惡龍 VR》遊玩費用為一次 3200 日圓(含稅,不包含 VR ZONE SHINJUKU 設施入場券),在本報導刊出時,5 月份的預約已經幾乎全部滿額,預定會在近日開放 6 月份的預約。
另外在 VR ZONE SHINJUKU 裡,還會販賣原創商品以及提供限定食物菜單,在好好享受過《
勇者鬥惡龍》的世界後,也別錯過這些小地方哦。
-
限定料理菜單
前方左起為「荷米莉蛋包飯」、「史萊姆飲料」、「小惡魔起司蛋糕」,後方為「金屬史萊姆紙包烤漢堡」
© ARMOR PROJECT / BIRD STUDIO / SQUARE ENIX All Rights Reserved. © SUGIYAMA KOBO © BANDAI NAMCO Entertainment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