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資策會 MIC 與 HiNet、Yahoo! 奇摩、華義、MSN 台灣、巴哈姆特等業者合作,藉由網路問卷進行的「網友線上娛樂行為調查」,調查結果今日出爐,網友最常使用的線上娛樂前三名為「遊戲」、「音樂」及「網路相簿」,「遊戲」部分較去年成長約 10%,躍居第一。
IC 分析師林于勝表示,整體消費支出有一成以上的成長,市場規模有擴大,不過使用者滿意度不高,主要原因是外掛和客服品質。
本次有效回卷數為 2,668 份,95% 信賴水準下,抽樣誤差為 ±1.90%。本次受訪網友平均年齡約 23.8 歲,以學生為最大族群,男性比例約為 60.6%,女性佔 39.4%,受訪者半數以上位於北部地區。
◆遊戲、音樂、網路相簿最受歡迎
95.3% 的受訪網友表示已使用過線上娛樂服務,較常使用的前三項服務包括線上遊戲、線上音樂、網路相簿,另外 Blog 網誌之使用率也逐日攀升。和去年相比,線上影音的使用比例大幅滑落,推測其原因可能來自於服務模式固定,欠缺新內容和服務吸引用戶,而收視戶端的影音品質因受限於頻寬,並無顯著改善也是無法拉進新客群的原因之一。
◆6 成玩家對現行線上遊戲服務不滿意
線上遊戲玩家有 6 成對現行之線上遊戲服務不滿意,前三大不滿意的原因在於遊戲公平性的維持不夠(有外掛)、客戶服務不夠好、以及對於遊戲公司網路連線品質的不穩定。放棄線上遊戲的玩家則對線上遊戲不合群與沒禮儀之玩家太多感到失望、無力對線上遊戲的時間與金錢持續花費,以及對遊戲類型與深度不足而生厭,為放棄之主要原因。
◆62 %玩家認為「遊戲產品有價,免月費」為理想之遊戲付費模式
受訪網友中,線上遊戲玩家近 9 成,是在自家中進行線上遊戲,並且對於線上遊戲之消費,有 56% 的玩家主要購買地點為便利商店。雖已有部分購買地點移轉至該遊戲公司自身網站,不過短期間超商在線上遊戲通路上之重要性與影響力將仍無法取代。
線上遊戲玩家對於遊戲之付費方式,有 62% 認為「遊戲產品有價,免月費」的方式最為理想,也就是類似歐美單機區域網路連線遊戲的模式,玩家付一定的費用購買遊戲和帳號,此後連線進入伺服器遊戲則無需付費。
然而在問卷中並未針對「遊戲產品」的定義以及價位作進一步的釐清和調查,玩家有可能誤認為一般低價的產品包即為「遊戲產品有價,免月費」中所指的遊戲產品;此外,對照歐美此模式遊戲動輒1、2000 台幣的價格水準,實際上運作時,玩家能否接受一開始就支付高價位娛樂費用,則值得後續觀察。
至於包月制有 55% 的玩家認為理想,免月費賣道具支持的網友則約 47%。
◆線上娛樂支出上升 學生使用最廣 上班族荷包最深
2004 年整體線上娛樂平均支出為新台幣 835 元,2005 年較去年年成長 11.5%,每人平均支出達 931 元。其中上班族除了圖鈴下載外,在遊戲、交友、BLOG、相簿等各項娛樂上的使用率都不高,但一旦使用,願意支付的消費金額卻最高,平均支出為 1269 元。相較於使用率最大,但平均支出最少(718 元)的學生族群來說,顯示出兩個極端的客群特徵。要追求市場規模還是追求單位貢獻度,則可能是未來線上娛樂在開發服務上需要區別的策略考量。
◆73% 網友打電玩 單機死忠玩家僅佔 9%
在受訪網友中,73% 玩遊戲,而其中玩線上遊戲者佔全體網友64%,單機與線上遊戲並進之玩家佔 35%,死忠單機玩家只有 9%。線上遊戲玩家每月支出金額為 380 元,追求免費之族群與2004年比例大致相同,持續維持約 30%。以職業別而論,線上遊戲玩家以學生最多,若以年齡層區隔來看,則以 15~19 歲的玩家最多,約佔 3 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