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資策會 MIC 針對台灣地區電子商店的調查研究,2004 年台灣網路購物市場規模達新台幣 389 億元,較 2003 年成長 61%,預估今、明年兩年成長率可達 50%,2006 年市場規模將上看新台幣 900 億元。
主要市場成長動力包括使用者對於網路依賴程度提高、金流與物流等相關支援活動成熟、實體商店跨入經營網路購物,以及女性商品交易熱絡。相較於台灣整體零售市場每年 5% 的成長幅度,網路平台將吸引更多實體商店進行實虛整合,電子商店的競爭將越來越激烈。不過,由於網路購物佔整體零售市場比例仍不及 2%,未來成長空間可期。
◆女性相關產品深具成長潛力
在產品區隔方面,2004 年網購前三大區隔分別為旅遊、票務與 3C,市佔率分別為 62%、10% 與 9%。相較於 2003 年,成長率最高的前三項產品分別為旅遊、美容保養與 3C。展望 2005 ,美容保養與服飾精品等以女性族群為訴求的商品將更為熱絡,MIC 預估此兩項產品的成長率都將高於 60%。
◆電子商店陣亡率超過 3 成
比較 2003〜2004 年的電子商店家數,電子商店陣亡率高達 36%。前 3 大陣亡類型為美容保養、3C 與花卉藝品,陣亡率分別為 45%、43% 與 38%。相較之下,旅遊與票務陣亡率較低。MIC 表示「經營門檻」、「產業集中度」與「市場吸引力」為影響電子商店存活的關鍵因素。
◆實虛整合 網拍成為新趨勢
以電子商店背景分析,無實體商店的比例從 2003 年的 41% 降為 2004 年的 34%,預估未來將不到 3 成。此外,網拍網站的流量更是吸引電子商店進駐,2004 年參與網拍的電子商店比例為 18%,未來考慮加入的比例高達 33%。研究發現,電子商店有兩極化的趨勢,規模大、有網路品牌者逐漸拓展實體通路,邁向實虛整合;而規模小的業者積極運用網拍通路,希望以網拍流量帶動營收,並且克服網路行銷的難題。
◆詐騙事件與網路行銷為業者挑戰
2004 年業者前 3 項挑戰分別為「易被模仿」、「詐騙事件」與「網路行銷」,MIC 建議電子商店應強化建立信任機制、加強網路行銷提升網站曝光機會,以克服網路詐騙事件與網址不易被知道記憶的問題。相較於 2003年,「使用者習慣不易改變」與「交易安全堪慮」兩項在經營困難的排名上大幅下滑,顯示台灣網路購物環境有日益成熟的趨勢。